座位号 绝密★启用前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C.诲人不惓D.温故知新 肃州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9.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重大成果。我国早在商朝时 图 七年级历史 期便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商朝“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指()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草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0.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图“疆域四至”示意图是下列哪个朝代 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的() A.黄帝和炎帝 B.黄帝和蚩尤C.黄帝和尧D.黄帝和舜 长城 2.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 陇西 东海 A.传说、遗址 B.化石、遗址C.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 南海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 3.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B.水稻的种植C.玉米的种植D.黍的种植 11.张骞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下列历史名词与他无关的是() A.粟的种植 4.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A.西域 B.匈奴 C.汉武帝 D.改进造纸术 第二单元 12.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华 夏商周时期: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A.嘉峪关一一鸭绿江B.东海一一陇西C.东海一一南海D.临洮一一辽东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天府”的形成有直接关联 第8课百家争鸣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的是()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A.灵渠的开凿 B.都江堰的修建C.商鞅变法D.秦的统一 5.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处从左至右依次应填( 14.《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以下最能反映秦 朝之“苦”的是() 东周 战国 A.法律严苛,徭役、兵役沉重 B.恣意挥霍、穷奢极欲 C.凶残屠杀文武大臣 D.统一文字 A.夏、商 B.商、春秋 C.春秋、西汉D.西汉、东汉 6.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制度更替,人们为解决社会危机给出了很多种方法,其中道 15.对下图所示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的战役是() 家主张() 魏220年前丕洛阳 A.民贵君轻 B.中央集权 C.无为而治 D.勤俭节约 7.“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 蜀221年刘备成都 吴222年孙权建业 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6.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 8.春秋时期,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2024-2025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BBB 6-10 CCAAC 11-15 DDBAD 16-20 DDABC 21-25 ADDCC 二材料题 26.(1)百家争鸣。 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②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中国古代文化法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孟子 庄子 ,墨子 韩非 人物顺序错乱不得分。 学生采用哪家思想教育得1分,做法2分言之有理即可 创办私学,提出教育学生有教无类,不分学生出生把教育推向民间。提出因材施教总结教育得原则与方法。 (1)秦始皇统一文字,废除六国文字,推行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秦 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