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5426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1 科目:英语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283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Heritage,教学设计,Speaking,and,Listening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单元名称 必修第二册Unit1 Cultural Heritage 学科 英语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第一学期 主要教材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二册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课时安排 1课时(45min) 课型 听说课 教学设计理念 情境化与任务驱动理念: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主题,创设真实情境(如泰山国际青年保护项目、红场与克里姆林宫观光对话等),通过听力理解、信息提取、新闻报告撰写、角色扮演等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语言技能,实现 “用语言做事情” 的目标。 语言学习与文化渗透融合理念:将英语听力、口语等语言技能训练与文化遗产认知深度结合,通过介绍泰山等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实践,在语言输入输出中渗透文化传承意识,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学生主体与互动参与理念:设计小组讨论、结对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如讨论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模拟游客与导游对话),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信息获取、意义建构和语言实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其逻辑思维与协作能力。 教材分析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hat】 该听力材料以记者采访两位参与泰山国际青年项目的学生为载体,围绕 “文化遗产保护” 主题展开对话,核心内容包括项目背景(23 名来自 7 个国家的高中生参与)、选择泰山的原因(3000 年保护史与文化象征意义)、应用程序的功能设计(文物知识教学、汉代柏树互动游戏、22 座寺庙及 1800 处石刻的图文记录),以及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强调实地体验的不可替代性)。材料通过具体数据(如 6000 余级台阶)和历史细节(如岱庙的重要文物),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深度融合,传递 “保护遗产、共享文化” 的理念。 【How】 材料以记者提问为线索,采用 “总 — 分 — 总” 结构逐步揭示信息:先点明项目性质,再通过数据和案例详述实施细节,最后以学生的辩证观点收尾。语言层面,通过 “preserve”“promote” 等核心词汇的重复强化,结合 “For example”“Well” 等衔接词引导逻辑推进;内容呈现上,将抽象的文化保护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任务(如拍照、游戏设计),并通过 “Excuse me, but...” 等交际句型训练口语得体性。此外,材料通过对比 “应用程序” 与 “实地攀登” 的价值,隐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符合新课标对思维品质的要求。 【Why】 教材选择此材料旨在实现三重目标:1)语言能力:通过听力信息提取、角色扮演等任务,训练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捕捉关键信息、整合语言表达的能力;2)文化意识:以泰山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国际保护意义,同时通过中俄案例对比(如红场),培养 “文化多样性需共同守护” 的全球视野;3)学习能力:借助 “语境猜词”“思维导图梳理” 等策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呼应新课标中 “学会学习” 的核心素养。材料将文化遗产保护与青少年行动结合,既激发学生的文化责任感,又通过科技应用(开发 App)体现时代特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 学情分析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 What I know 词汇方面:学生已掌握基础词汇如 “mountain, temple, project, app, student, country” 等,对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 等与主题相关的基础词汇有初步认知。 语法方面:熟悉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能理解简单疑问句(如 “How many... ”“Why... ”)和陈述句的结构,对 “since” 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有一定接触。 背景知识方面:对中国著名文化遗产如泰山有基本了解,知道 “世界文化遗产” 的概念,对青少年参与实践项目的形式不陌生。 2. What I want to know 希望了解国际青年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具体内容(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