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5696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984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11月,答案,试题,语文,期中
    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年级 语文学科 一、积累运用(25分) 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8分) 琼花绽古城,心醉扬州秋。如果你是偏爱静美的访客,不妨流连扬州,饱览这座水城的清秋雅韵。闲步东关街,老铺幌子迎风舞【甲】 ,静坐老茶馆,茗香袅袅伴评话。沉醉之时,细赏匠艺,你会发现:艺人们以彩线绣锦,【乙】让雅致的扬州刺绣描摹;匠人们以生漆点染,使精美的扬州漆器焕发光彩。此外,雕版印刷、扬州盆景、蟹粉狮子头……这些在岁月中流转的文化精粹,不仅是市井烟火的凝结,而且是千年文脉的传承。不仅令人【丙】,更让扬州这座名城蕴味绵长。 (1)给加点字注音:琼花( ▲ )(1分) (2)画双横线的“蕴味”中的“蕴”应改为“ ▲ ”。(1分) (3)【甲】处画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改为 ▲ 。(1分) (4)【乙】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 (2分) (5)填入【丙】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附庸风雅 B. 叹为观止 C. 美不胜收 D. 自惭形秽 2. 请将下面的诗词名句补充完整。(8分) 在中华文脉的星河里,我们品读千古佳句的意蕴悠长,体悟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与人生哲思:“长风破浪会有时,① ▲ ”(李白《行路难·其一》)是历经坎坷,仍对未来满怀憧憬的豪迈气概;“②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面对世事变迁,豁然开朗的人生智慧;“但愿人长久,③ ▲ ”(苏轼《水调歌头》)是游子对亲人跨越千里的美好祝愿;“露从今夜白,④ ▲ ”(杜甫《月夜忆舍弟》)是战乱中对故乡与亲人的深切思念;“汉文有道恩犹薄,⑤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是怀才不遇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悲愤慨叹;“⑥ ▲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忠臣遭贬仍心系家国的赤胆忠心;⑦ ▲ ,⑧ ▲ ”(李商隐《无题》)是有情人至死不渝的真挚爱恋。 3.学校准备举办“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9分) (1)【“自强不息”我诠释】下面材料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涵,请简要概括这三个方面。(3分)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具有丰富内涵。 从《周易》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气节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民族奋进、矢志报效祖国。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在变革中前进的历史,比如在政治上层建筑上从分封到集权,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内阁、军机处,不断探寻着更加适合“大一统”国家发展的政治体制。 (选自《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 ① ▲ ,② ▲ ,③ ▲ 。 (2)【“自强不息”我采访】为了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巴黎残奥会女子举重比赛冠军———郭玲玲,请依据下面的材料拟写一个采访问题。(3分) 在2024年8月28日至9月8日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7届夏季残奥会上,郭玲玲获得举重女子45公斤级金牌,并连续2次打破残奥会纪录,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郭玲玲1989年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都党乡南莲花村,自小因为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2010年3月,在磁县残联的帮助下,郭玲玲进入邯郸朝阳学校就读幼师专业。同年在老运动员薛士争的推荐下,她开始练习举重,并入选国家举重队。她苦练举重,为了能够参加41公斤级的比赛,严格控制饮食,甚至连晚饭都不敢喝一口水,从不叫苦喊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