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6459

专题一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期末复习课件 2025-2026学年新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件(统编版2024)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3214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期末,复习,课件,专题,新教材,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专题一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8年级 上册 历史 1.1839年9月,英国《泰晤士报》在一篇报道中指出,英方被迫交出所有的鸦片给中国地方当局,这些鸦片的数量约为2万箱。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专制制度的腐败 B.禁烟运动的成效 C.五口通商的实行 D.鸦片战争的影响 B 2.[史料实证]英国将领格兰特回忆:“当时(1860年10月18日)部队点燃了院内建筑物。目睹这座雄伟古迹的毁灭……我也觉得这是一件不文明的行为。”这段回忆有助于研究( ) A.三元里抗英 B.“马神甫事件” C.火烧圆明园 D.“亚罗号事件” C A.清军在与法军的作战中失败 B.法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较大 C.法方的记载更加准确 D.双方的记载完全一致 3.[学史方法]下表为中法双方关于镇南关大捷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冯子材的奏报 毙匪(法军)千余,斩首数百。 法方的记载 所有(法军)军官和士兵都被围住,仅第111队已倒落四分之一,死伤共275人 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毙匪(法军)千余,斩首数百”,“第111队已倒落四分之一,死伤共275人”信息可知,中法双方的记载中都提及法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较大,两则史料互相印证,B项正确。 4.[家国情怀]19世纪中后期,清朝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左宗棠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为化解塞防危机,左宗棠的贡献是( ) A.建成北洋水师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成功收复新疆 D.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C 5.《钏影楼回忆录》中记述道:“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 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日本国呢 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呢!”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 A.推动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B.源于知识分子对日本的轻视 C.主要原因是读书人莫谈国事 D.促使读书人热衷于研究学问 A 6.19世纪末,英俄协议规定,英国“不在中国长城以北,为自己或英籍臣民或其他人士争求任何铁路让与权”;俄国“不在扬子江流域为自己或俄籍臣民或其他人士争求任何铁路让与权”。这一协议的真正意图在于( ) A.划分“势力范围” B.强租租借地 C.实行“门户开放” D.尊重中国主权 A 7.八国联军中的一位英国军官在《在华一年记》中说:“中国人并不像我迄今为止所相信的那样,他们很少怯懦,而更多的却是爱国心和信念。”据此判断,出现这一认识的背景是( ) A.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B.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C.邓世昌的壮烈行动 D.义和团的英勇抗争 D 8.[主题探究]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思潮纵横论》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 A.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B.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 C.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D 9.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 改正: “《天津条约》”改为“《南京条约》” × 【 】(2)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和拥护下,清军于1878年消灭噶尔丹侵略势力,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领土。 改正: 【 】(3)《辛丑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通过投资办厂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改正: “《辛丑条约》”改为“《马关条约》” × “噶尔丹”改为“阿古柏” × 【 】(4)近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德国强租胶州湾租借地,以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改正: “福建”改为“山东” × 10.[探究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2分) 材料 1840—1900年列强侵华战争及主要不平等条约(部分) 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