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6637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504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11月,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A 2. A 3. D 4. 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②在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举例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等。 5. ①个人修身方面: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要有善良之心。②对待家庭方面:要有孝悌之道,团结友爱,疼爱小辈,有责任心,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③对待他人方面:要注重忠、恕、礼、智、勇等等。④对待天下方面: 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不断进取。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错误。由原文“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可知,原文没提到是“最……”,选项说法过于绝对。C.“不能有任何作为”错误。由原文“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可知,庄子的超然是指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不是指行动。D.“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错误。由原文“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可知,墨子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与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错误。由原文“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可知,原文并没有提及以哪个流派为主,选项无中生有。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原文“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分析可知,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支撑的是材料一的第二个分论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把握能力。 ①论证结构:由原文“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可知,材料一是从蕴含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蕴含的深刻的哲学智慧这两个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所以,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②论证方法:由原文“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知,运用了引用论证,引用了文化典籍中的名句,阐明各家的观点。 由原文“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可知,在论述道家思想时,以《易经》《道德经》《庄子》等为例,说明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原文“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可知,在个人修身方面,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要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 ②由原文“首先是孝悌之道,对于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于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对于当今社会,国家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