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8155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问题解决》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22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学年,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
  • cover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项目 具体内容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数学抽象:能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抽象出 “单价 × 数量 = 总价”“速度 × 时间 = 路程” 等常见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运算能力:能结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准确解决实际问题,灵活选择估算、口算、笔算等运算方式; 推理意识:通过分析问题、梳理数量关系,运用合情推理推导解题思路,能清晰表达解题过程; 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购物、行程、生产等实际场景中的问题,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5. 创新意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尝试用画图、列表等不同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6. 数据意识:能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养成严谨的解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 “单价 × 数量 = 总价”“速度 × 时间 = 路程” 等核心数量关系,能准确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从复杂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梳理数量关系并列出正确算式; 2. 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中隐藏的数量关系,尤其是多步问题或含多余信息的问题;能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画图、列表等);灵活处理末尾有 0、中间有 0 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场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教材例题情境图、生活实际问题素材、数量关系思维导图、练习题)、实物教具(超市价签、行程计划表模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单、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单;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钢笔、直尺、预习单(课前收集生活中用到乘法的实际问题)、画图工具(铅笔、彩笔)。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活经验 生活情境提问,唤醒旧知: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生活中用到乘法的问题,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 1:我妈妈买了 5 千克苹果,每千克 8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 2:我爸爸开车去外婆家,每小时走 60 千米,走了 2 小时,外婆家离我们家有多远? 师:大家收集的问题都很有代表性!谁能说说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生 1:第一个问题用 5×8=40(元),因为求 5 个 8 元是多少,用乘法。生 2:第二个问题用 60×2=120(千米),因为每小时走 60 千米,2 小时就是 2 个 60 千米。 师:非常好!其实这两个问题隐藏着我们学过的数量关系,第一个是 “单价 × 数量 = 总价”,第二个是 “速度 × 时间 = 路程”(课件出示数量关系公式,引导学生齐读)。 引出新课,明确目标: 师: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数量关系,结合刚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问题解决”(板书课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学会从复杂情境中找信息、理关系、列算式、解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收集的生活问题切入,唤醒对基本数量关系的记忆,搭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明确课题和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提升学习主动性。 探究新知,解析例题 教材例题 1(购物问题 ——— 单价 × 数量 = 总价)(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及题目:某超市正在促销洗衣液,每桶洗衣液 128 元,妈妈买了 15 桶,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如果妈妈带了 2000 元,够不够?) 提取信息,梳理关系: 师:请大家仔细读题,用横线画出已知条件,用波浪线画出要求的问题。(学生独立标注信息,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生:已知每桶洗衣液 128 元(单价),买了 15 桶(数量),要求一共需要付多少钱(总价),还要判断带 2000 元够不够。 师:非常准确!这道题用到了哪个数量关系? 生:单价 × 数量 = 总价。 师:那我们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