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9297

1《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290237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心怀天下 志存高远 壹 课堂导入 青春是飞扬的理想,是无畏的担当。1910 年,17岁的毛泽东告别家乡时,在父亲账簿里留下诗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少年壮志,气贯长虹。 数年过去,青春的热血未凉,理想愈发炽烈。毛泽东挥笔写下《沁园春 长沙》,以湘江秋景为卷,书少年豪情,问大地沉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词,触摸青年毛泽东那激荡的青春脉搏。 任务一: 知人论世学常识 知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是年二月,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他先后在韶山等地建立了农民协会,并且在韶山成立了农村党支部。 同年九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触景生情,怀着极大的革命热情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革命词作。 识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他著述丰富,有文集、诗词、书法等作品。其作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其文学作品意境宏大,笔调雄浑,诗词直追苏、辛,书法创立“毛草”。 明文体 词兴起于唐五代,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全称“敦煌曲子词”(因在敦煌石窟发现)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词有定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一般分上阕(上片)和下阕(下片)。 词 基本 特点 1 2 3 词的 组成 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平仄及押韵。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标题 高度体现词的内容(有的也没有标题,如温庭筠的 “菩萨蛮”等)。 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花园,后来被外威窦 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词牌由此而得名。 4 沁园春 明文体 任务二: 诵读经典 整体感知 重点字音 百舸争流(  )  怅寥廓(    ) 峥嵘(      ) 浪遏飞舟(  ) 挥斥方遒(  ) 沁园春(  ) 万户侯(  ) hóu qiú gě chàng liáo kuò zhēng róng è qìn 诵读诗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标注朗读节奏,把握朗读情感 阅读思考 学习任务:同学们默读本词,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这首词描绘了几幅画面?尝试给各个画面命名。 (3)本词作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本词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根据文本内容绘制思维导图。 脉络导图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万山红遍 层林浸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激扬文字 指点江山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惆怅 豪迈 任务三: 文本细读 品味鉴赏 走进上阕 学习任务: 自读文本上片,结合课后注释品读词作,从意象、意境、语言、技法、情感等多角度赏析。 阅读赏析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此句交待了哪些内容? 时间———寒秋 地点———橘子洲头 环境———湘江北去 作者———独立 赏析“独立”一词 用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物中凸显出来,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