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0166

21 古诗三首 教案+课件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6317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诗,三首,教案,课件
    (课件网)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写书信。 家国情怀 单元任务 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志。跨越古今,爱国志士在家国大义面前展现的爱国情怀,激发着新时代少年的报国之志。本周,班级准备开展“祖国,我想对您说”主题活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致敬英雄,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任务清单 解密诗人的爱国密码 探寻少年的理想之光 感受艺术中的民族气节 传承永不熄灭的 精神火炬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五 任务四 任务六 品读舍己为国的情怀 叙写跨越时空的对话 任务三 21 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精读引领课 2课时 学习活动 活 动 一:走近戍边将士的边塞生活 活 动 四:说说对古代英雄的心里话 活 动 五:爱国情深,诗韵悠扬 活 动 三:感叹楚汉历史风云变幻 活 动 二:体会戍边将士的壮志豪情 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近戍边将士的边塞生活 学习提示: ◎精读古诗《出塞》,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找出诗歌中涉及的人物。 ◎结合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的情感。 边关忧患的历史十分悠久。 表现出战争的残酷。 解读诗意 诗歌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边关?你脑海中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荒凉 冷清 孤独 寂寞 想象画面 李广为什么称之为“飞将”“飞将军”呢? 有一次,李广不小心被匈奴俘虏了。匈奴拿来一张网将他困住,然后用几匹马拖着他走。机智过人的李广看准时机,猛然从随行的匈奴身上夺过一把弯刀,将网割破。当其它匈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李广已经再用那把弯刀连杀了数人,跃上一匹快马,逃离了匈奴的阵地。这一连串的事情,只是发生在短短的十几秒钟之间。匈奴人愚昧无知,以为李广是神,懂得飞天遁地,自此便称李广为“飞将军”。 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解读诗意 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 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雄浑 读出企盼之情 低沉 指导朗读 1.人物: 2.事件: 3.画面: 4.情感: 出塞 注释: ① 但使:只要。 ② 教:令、使。 ③ 胡马:指北方的游牧民族骑兵。 秦汉以来的戍边战士、英勇善战的将领 自秦汉以来,边境战争不断。唐朝北方边境战争持续,战士长期征战难归。 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万里边疆征人未归的苍凉画面。 表达了对戍边战士的同情,对良将保国的渴望,以及期盼和平的愿望。 小组合作探究: ◎和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古诗《凉州词》,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合作探究完成卡片填写,并派代表展示汇报成果。 ◎结合两首古诗,谈一谈你对戍边将士的体会。 1.人物:_____ 2.事件:_____ _____ 3.画面:_____ 4.情感:_____ 凉州词 注释: ① 夜光杯:精致的酒杯。 ② 沙场:战场。 拿起盛满葡萄酒的酒杯,战士们心情怎样? 解读诗意 再读一读诗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通过描写将士们在阵阵催人的琵琶声中痛饮美酒,即使醉卧沙场也不在意,表达了作者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 《凉州词》中为什么劝“君莫笑”? 解读诗意 如果醉倒在战扬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激昂、兴奋 豪放、旷达 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指导朗读 凉州词 注释: ① 夜光杯:精致的酒杯。 ② 沙场:战场。 1.人物: 2.事件: 3.画面: 4.情感: 结合这两首古诗,你对戍边将士有了哪些新的理解与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戍边战士 在边疆的军营里,战士们正准备享用美酒,然而还没来得及好好畅饮,出征的琵琶声就已响起,催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