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3244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学习任务单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230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6,2025
  • cover
《次北固山下》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学习目标 1.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意境,体会诗人漂泊在外思乡之情与对未来的希望。 2.积累“次”“客路”“潮平”“风正”“悬”等词语,掌握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背诵并默写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古典律诗的语言特点与艺术魅力。 学习任务 一、基础积累·感知诗歌概况(必做) 字词预习 1.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次( )( )客( )( )潮( )( ) 平( )( )悬( )( )残( )( ) 夜( )( )阔( )( )雁( )( ) 2.联系上下文及资料,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次:_____ 客路:_____ 潮平两岸阔:_____ 风正一帆悬:_____ 残夜:_____ 乡书:_____ 诗歌初读 1.大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节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建议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边读边思考:诗歌围绕“行舟北固山”描写了哪些景物?用“____”画出描写景物的诗句,用“﹏﹏”画出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 二、提升探究·品味表达技巧(选做) 名句品析 1.研读“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思考:这句话在诗歌中起到什么作用?“客路”二字有何深意? _____ 2.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说说这两句诗是如何描绘江上景象的?“阔”和“悬”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称为千古名句,这两句诗蕴含怎样的哲理?运用了什么手法? _____ 写法探究 1.诗歌以“思乡”为核心情感,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描绘江上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_____ 2.这首诗作为五言律诗,在语言节奏、对仗等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_____ 3.对比《次北固山下》与《观沧海》,说说两首诗在景物特点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_____ 三、拓展延伸·联结生活体验(选做) 知识拓展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王湾的生平、创作背景及“次北固山”的相关地理信息。 2.搜集古代其他思乡题材的诗歌(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比分析它们的情感表达与写作手法。 生活迁移 1.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你在异乡或思念亲人时看到的一处景物,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不少于100字。 _____ 2.思考:当你与家人分离时,会通过哪些方式寄托思念?诗歌中“归雁传书”的意象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 分层设计 1.基础层:完成任务一的全部内容,背诵并默写诗歌,掌握重点字词含义。 2.提升层:在完成基础层任务的基础上,完成任务二的名句品析和写法探究。 3.拓展层:在完成基础层和提升层任务的基础上,完成任务三的知识拓展和生活迁移,尝试仿写借景抒情的片段。 评价建议 《次北固山下》学习评价表(星级评分)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概括 星级(1-5星) 备注 自我评价 1.字词掌握与理解;2.诗歌朗读、背诵与默写;3.关键诗句标注;4.(选做)名句品析、写法探究及拓展任务完成情况 同伴评价 1.字词正确率;2.诗歌背诵熟练度与默写准确率;3.(选做)赏析探究合理性;4.交流表达清晰度 教师评价 1.学习任务完整性;2.字词、诗歌理解与默写正确率;3.(选做)探究拓展思考深度;4.学习态度(认真/及时) 《次北固山下》学习任务单答案 一、基础积累·感知诗歌概况(必做) 字词预习 1.注音及组词 次(cì)(次数)客(kè)(客人)潮(cháo)(潮水) 平(píng)(平静)悬(xuán)(悬挂)残(cán)(残缺) 夜(yè)(夜晚)阔(kuò)(宽阔)雁(yàn)(大雁) 2.词语理解 次:停宿,这里指停泊在北固山下。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这里指诗人的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之间的江面显得十分宽阔。“阔”是“潮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