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3325

湘教七上第二章认识地球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学案及答案

日期:2025-11-2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9620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地球,第二章,认识,第二,运动,学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2.综合思维: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球仪、模型或软佚,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公转运动。 4.人地协调观: 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地球家园的意义,形成尊重、敬畏、顺应自然规律,以及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的意识。 【学业要求】 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自主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归纳地球的运动规律,并用现实世界中的事例证明地球运动的存在,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能够举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社会活动所展现出的智慧,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 【自主学习】 <知识点> 1.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我们每天经历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这些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1)小明从北极上空看、小山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一样吗?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多长? (3)小明位于夜半球、小山位于昼半球,那么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是一回事吗? (4)北京和东京的时间一样吗?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时间怎样计算吗? 2.地球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1)地球公转有什么特点,公转的周期有多长? (2)分别说出每年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大致时间? (3)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实践活动】 活动一: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和时差 实验材料:地球仪、彩色胶带及手电筒。 演示过程: 1.在暗室中,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与夜半球。 2.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想一想: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 (2)在地球仪上找到家乡的位置,贴上彩色胶带标记,观察家乡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3.在地球仪上任选一条经线,并用彩色胶带粘贴标记: (1)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该经线两侧同一纬度越靠东的地方越先见到太阳,表明时刻越早。 (2)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中心射到粘贴彩色胶带的那条经线上,我们会发现,这条经线到国际日界限之间的地方都过了12时,其他地方还没到12时,从而感受到时差的存在。 4.第24届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时(北京时间)开幕。想一想,俄罗斯莫斯科、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的当地居民在什么时间可以观看开幕式直播? 思考:通过实验观察,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二:认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季节更替 活动资料: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导致不同的地点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产生昼夜长短的差异。 思考: (1)说出春分日、秋分日这两天,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有何规律? (2)北极圈及其以内的地区,哪一天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哪一天全部出现极夜现象? (3)观察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这四天,家乡的昼夜长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这一变化与你家乡四季冷暖差异有怎样的联系? (4)假如地球不自转只公转,昼夜更替还会存在吗?假如地球不运动,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某种地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据此完成1、2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