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5753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 课件(共26张PPT,含内嵌视频)

日期:2025-11-21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38609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视频,内嵌,PPT,26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单元主题 单元大概念 任务驱动 任务活动 任务结果 学习内容 课时划分 争做校园护华大使 中华大地多元一体,各民族共同守护担当 任务一: 探秘大中国 任务二: 行走山水间 任务三: 家乡寻宝记 获得“大”字章 获得“美”字章 获得“中”字章 任务四: 民族万花筒 任务五: 共生密码锁 任务六: 同心接力赛 获得“华”字章 获得“共”字章 获得“行”字章 《我们神圣的国土》 三课时 《中华民族一家亲》 三课时 环节一:茶马古道· 共生密码探寻 环节一:茶马古道· 共生密码探寻 经济 汉族茶、糖、盐 藏族马牛羊、 皮毛 活动1:古道商旅·货物互换 经济 文化 汉族茶、糖、盐 藏族马牛羊、 皮毛 傣族凤尾竹 藏族弦子乐器 活动2:古道回声·文化交融 环节二:史料探秘,多维印证,“共”筑中华 活动1:小组合作探究 任务:阅读分析资料,讨论关键问题,提炼核心观点,用简洁的语言向全班汇报各民族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做出的贡献。 介绍标准 得星 1.故事名称 2.他/他们是谁 3.谁也离不开谁的体现 4.我们的感受 活动2:全班交流汇报 各组分享探究成果。 1.共绘华夏版图·共筑家园华章 各民族如何在历史上共同奠定了我们辽阔的国土?如何共同守护了这片家园? 介绍标准 得星 1.故事名称 2.他/他们是谁 3.谁也离不开谁的体现 4.我们的感受 不同民族的人民如何共同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壮丽山河? 介绍标准 得星 1.故事名称 2.他/他们是谁 3.谁也离不开谁的体现 4.我们的感受 《单家集夜话》 各民族如何共同守护了这片家园? 介绍标准 得星 1.故事名称 2.他/他们是谁 3.谁也离不开谁的体现 4.我们的感受 2.共注经济命脉·共促繁荣昌盛 作为大汉首席选品官,我选品,家人们放心!都是绝佳好物! 张骞甄选 西域甄选 美食我们不缺,我们选品一定是中国绝佳的手工业品和先进的技术! 假如你是甄选官,你会选择哪些货物呢? 各民族共通有无,共促繁荣!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繁荣密码 3.共耀文化星河·共筑民族精魄 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迟)。 名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 那文化的交融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看课本58页的相关链接,看看哪些文学作品既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作品,也有少数民族作者的创作呢?谁来回答一下。 周末下午,妈妈穿着米白棉旗袍———衣襟上细密的针脚,是用黄道婆改进的棉纺织技术织出的软棉布做的———沿着胡同慢慢走。青砖墙上贴着古诗词海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的字迹格外清晰。 到乐器班门口,姐姐背着芦笙正好出来,琴身的木纹还带着阳光的温度。“妈妈!”姐姐晃着手里的谱子,“老师说诗里的‘胡乐’,就像冬不拉的声音,今天我还用芦笙试着合了一段呢!” 母女俩往回走,姐姐哼着新学的调子,妈妈的棉旗袍衣角被风轻轻吹起。胡同里的光影、海报上的古诗、软乎乎的棉布、清脆的芦笙声,像把老祖宗的智慧和现在的日子,悄悄织在了一起。 共 作业 1.发现交融痕迹:寻找本地1处民族共生证据(如:清真寺汉式建筑、多民族共营商铺等),拍成照片或制作成小视频或制作成海报,向大家介绍。 2.介绍共生故事:制作小视频或者故事卡,介绍旅行中、寻访中或者自己通过新闻或报纸等途径,了解到的文化融合案例或民族共生故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