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6235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48557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质量,答案,图片,试卷,语文
    大纹发 EDU A10联盟&宿州十三校20 语文 命题单位:池州一中语文教研组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欣赏诗歌,应该从“意象”开始,在最简单、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 深邃奥秘的情意。意象,就是意和象的矛盾统一体。象是看得见的,意是看不见 的,意在象中,意为象主。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系列的意象, 都是带着“断肠人”的情绪色彩的。中国文论讲究情景交融,在中国古典诗话中 也有许多智慧的表述,后来被王国维总结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歌文本分析不下去,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没有把诗当成诗,把诗和散文混为一谈,其表现就是把意象和细节混 为一谈。诗的意象是概括的,不是特指的,是没有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定性的。 而一般散文叙事的细节则是具体的特指的,请看托尔斯泰在《复活》的第一章里 描写春天: “尽管煤炭和石油燃烧得烟雾弥漫,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甚至在这 样的城市里,春天也仍然是春天。太阳照暖大地,青草在一切没有锄绝的地方死而 复生,不但在林荫路的草地上,甚至在石板的夹缝里长出来,绿油油的。桦树,杨 树,野樱树,长出发粘的和清香的树叶,椴树上鼓起一个个快要绽裂的花蕾。” 因为小说是叙事文学,所以他写得非常具体,有很多细节。如果是写诗,表 现春天不可能容纳这么多的细节。李白写春天,“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雪 花在梅花里融化,至于雪花在大地上、在屋脊上融化,就当它不存在了。这里的 意象充满了情感的选择和排除的魄力。相较于散文,诗歌中不但有极其精炼的 “象”,而且有极其独特的“意”。意象的概括性,是诗人的情感和客观对象之间 的一种假定性的契合。诗人对早春之美的惊叹之情,正好与梅花和柳条的特点猝 然遇合了。从客观对象来说,这是一种发现,更主要的是排除,省略了梅花和柳 枝以外的细节;从主观情感来说,这是一种体验、顿悟;从意象符号的创造来说, 这是一种更新。艺术创作不仅要有客观的特征,要有主观情感的特征,要有形式 特征规范,更要有所更新,这就不能不通过想象、假定和虚拟。比如在贺知章《咏 柳》中,柳树明明不是碧玉,偏要说它是“碧玉妆成”,春风明明没有剪刀的功能, 偏要说它能精工裁剪精致的柳芽。 A10联盟&宿州十三校2025级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A10联盟&宿州十三校2025级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 C(“艺术创作要有比客观特征更多的主观情感特征”错误,原文是“艺术创作不仅要有客观的特征,要 有主观情感的特征”,是并列关系,并未进行比较。) 2.(3分) D(“现实存在”不全面。材料二中,物象可以构成现实存在的意象,但也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的东西。所以选项中只说“现实存在”,不够全面。) 3.(3分) ①意象符号的更新②假定性的契合点③深层的情致(每答出一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 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4分) ①调动五官,细心感知,发现生活的诗意;②选择精炼恰当的意象以表达真情实感和审美理想;③以联 想想象、夸张、假定和虚拟等方式创新意象。(每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意思答 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分) ①意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本联登高远视,只选择“落木”和“长江”两个意象,充满了情感的选择和 排除的魄力。②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意象。以“无边”修饰“落木”,以“不尽”修饰长江,展现境界之 阔远。③视听结合,进一步渲染意象。“萧萧下”使读者如听风卷无边落叶之声,“滚滚来”又渲染出长 江波涛汹涌一泻千里之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