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0485

3.1《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44058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别了,“不列颠尼亚” Farewell, Britannia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1.回顾新闻的特点,对比了解本篇新闻的“独特”之处。 2.学会用新闻的形式反映生活。 3.培养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信心。 学习目标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是中华民族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别了,“不列颠尼亚”》,重回那庄严的历史时刻。 导入 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 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 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别了,“不列颠尼亚”》 知作者 1.新闻的定义:“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 狭义的“新闻”又称消息,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评论等。 知文体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2.新闻的要素: 3.新闻的结构 导语 主体 结尾 标题 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大标题,也可以有副标题。 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 背景:“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新闻特点: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扼要 知文体 第一部分:导语 (第 段) 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导语内容(何人何事) 第二部分:主体 (第 段) 概括主体部分中内容,并根据时间点概括具体发生事件 第三部分:结语 (第 段) 概括结语部分内容 理结构、知内容(预习检查) 第一部分:导语 (第1段) 末任总督离岗,英国管制结束(英国撤离香港) 第二部分:主体 (第2-10段) 叙述了英国撤离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结语 (第11段) 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 理结构、知内容 4时30分 末任港督注释降旗。 4时40分 彭定康乘车离府 6时15分 告别仪式 7时45分 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思考】主体部分主要写了些什么事件? 理结构、知内容 时间 事件 识独特 此文被评为新华社一级佳稿,还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何能在众多的报道中脱颖而出 请小组合作,对比阅读同时期稿件《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找出本篇课文的独特之处。 识独特 【小组合作】 找出并分析本篇新闻的“独特之处” 识独特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VS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VS 《“不列颠尼亚”,再见》 VS “不列颠尼亚”号是英国历史上第87艘王室游轮。1953年至1997年服役,曾被英国女王及王室成员使用,在战争中也承担过救援角色。这一次,它将承担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离港的重任。 识独特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VS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VS 《“不列颠尼亚”再见》 VS 1.准确简洁的概括了事件的主要内容 2.主谓句式倒装,更能表达感情。强调与英国殖民者的告别,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彻底终结。语气委婉,诙谐幽默中,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