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1156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7课《百家争鸣》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3888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7课,百家争鸣
  • cover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7课《百家争鸣》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论语 乡党》记载: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杖者出(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斯出矣。这体现了孔子主张( ) A.兼爱非攻 B.敬老守礼 C.为政以德 D.道法自然 2.老子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其中蕴含的思想是(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辩证法 D.以德治国 3.2020年4月17日,淮安市发布了《淮安文明市民12条》。其中,第十二条倡导市民“光盘行动”。这一倡导的思想内涵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符 ( ) A.荀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4.“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由此可知,作者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兼爱、非攻” D.“以法治国” 5.“治大国若烹小鲜”“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从此内容来看,这些话最可能出自( ) 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 6.如图所示的成语体现的思想来源于(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7.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持续不断,军事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著述丰硕。其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哪个学派( ) A.道家 B.法家 C.兵家 D.墨家 8.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墨子等在各自创办的私学中自由讲学,教学方法都自成一家、各具特色;教学内容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并通过他们使之更为广泛地传播。这表明,当时( ) A.思想家与教育家合二为一 B.兼爱非攻成为思想家的教学共识 C.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D.士的活跃推动了阶层的快速流动 9.某学校历史社团编演了四部历史剧,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第一部 墨子·“兼爱”“非攻”显其志 第二部 孟子·实行“仁政”民为本 第三部 庄子·顺应自然与民心 第四部 韩非子·以法治国树权威 A.贸易发达 B.民族交融 C.百家争鸣 D.变法图强 10.《史记·刺客列传》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司马迁对其评价:“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下列选项与这一记载体现的精神内涵相符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言论体现的是谁的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1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张( ) A.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B.“无为而治”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兼爱”“非攻” 13.某同学为老子设计了如下人物名片,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姓名 老子 时代 春秋时期 著作 《道德经》 主要思想 身份 道家学派创始人 A.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14.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的核心是( ) A.无为 B.“仁” C.法治 D.“兼爱”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作为生活在此时期的诸侯王,下列最容易被接受的思想是( ) A.儒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法家:依法治国,强化集权,锐意变法 C.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墨家: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随着由列强争霸演变为诸侯兼并,东周的另一个时期……即将到来。一方面,诸侯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