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我眼中清王朝(1840年以前) 康乾盛世 疆域辽阔 闭关锁国 文字狱 人口众多 天朝上国 与前代相比,康乾之时确实有一种盛世气象。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之后,整整100多年是休养生息的承平时期。但是,如果说汉唐盛世曾经是阳春天气的话,那么康乾盛世不过是晚秋晴日。 ———陈旭麓 1.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壹 经济之盛———经济总量领先世界 贰 版图之盛———现代中国疆域之初步奠定 清朝建立了与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华民族与边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整合在同一个王朝秩序之中,以保持历更的延续性。 ———许纪霖《华夏与边疆:另种视野看“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清朝疆域图(1820年) 治理西藏 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起,派遣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治理新疆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反击沙俄 收复与管辖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东部边界。 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强化管理。 治理蒙古 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 贰 版图之盛———康乾盛世之疆域 册封达赖、班禅派驻藏大臣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国家重视边疆治理管理方式多样国家对边疆控制加强因地制宜,因俗而治贰版图之盛———康乾盛世之疆治维吾尔族 柯尔克孜族 哈萨克族 蒙古族 藏族 满族 赫哲族 鄂伦春族 苗族 瑶族 壮族 黎族 高山族 彝族 白族 傣族 门巴族 回族 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基础 贰 版图之盛———康乾盛世之疆誉 叁 政治之盛———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康乾盛世 勤政 奏折制度 军 机 处 文 字 狱 “办理军机处” 雍正时设 50 米 简、密、速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单线联系 迅速 机密 材料:科举是要选拔精英人才从政治国,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府会故意去愚化精英人士后再选拔他们来治国安邦,明清两代统治者以八股取士的目的也是为了拔取英才为其所用。 ———刘海峰《八股文百年祭》 规定考试内容、考试格式,一是试图用程朱理学固化思想,二是便于评判的标准化,使选拔显得更为公正。但长期如此,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 八股取士 盛世之保障 盛 衰 肆 盛世之衰 叁 盛世之衰———微观透视 年度 人口数 人均田数(亩) 顺治12年(1655) 1403万 27.63 康熙50年(1711) 2462万 28.15 雍正12年(1734) 2736万 32.54 乾隆18年(1753) 10275万 6.89 乾隆31年(1766) 20809万 3.56 ———据《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绘制 社会危机 人口迅速增加;人均田数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减少;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英)约翰 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人口急剧增长 资源危机日益暴露 政治腐败 土地兼并 贫 富 分 化 农民起义 ……猝于九月十五日,变生肘腋,祸起萧墙,天理教匪七十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