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 列强侵略的加剧 目录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洋务运动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自西洋以风火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既停其半,洋织盛而土布衰。”农村日益萧条,始以东南各省为著,后则深入内地。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背景 ①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一、太平天国运动 满洲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近代史料汇编》 1.背景 ②内部原因:清政府腐朽的封建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 一、太平天国运动 道光十三年(1843年),桂平蝗。十四年夏,浔州蝗,复大水。十五年,平南蝗食草木百谷殆尽。十七年丁酉,浔州雹,大如斗。 ———《浔州府志》 广西山多田少,地皆硗确,物产甚稀,居民谋生无计,十室九空,冻馁难堪,盗心易动;林峦太密,盗迹易藏;得、梧二郡,界连东粤,伏莽尤多。 ———清廷自述《粤寇起事纪实》 1.背景 ③直接原因: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严重,民风彪悍。 一、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所阅读的基督教经文令他深信:他是耶稣的弟弟,被他父亲上帝赋予特殊的使命,前来将中国解救出满洲妖族征服者的统治,并带领他特选的子民前往他们自己的人间天堂。 ———史景迁《“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改朝换代作为一种现实目标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同宗教唤起的朦胧而又清晰的感召交融在一起。对世世代代沉溺于愚昧之中的千百万小农来说,宗教语言是最容易理解的语言,神秘的力量是最可信赖的力量。他们天然地同情正义,又天然地相信天命。当正义与神助合二为一的时候,造反就成了天意选定的事业。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背景 ④理论创建: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拜上帝会。 一、太平天国运动 2.经过 ①1843年 拜上帝教 ②1851年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③1853年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④1856年 达到全盛 天京变乱 ⑤1864年 天京陷落 一、太平天国运动 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③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3.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土地分配: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 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目的: 建立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太平天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