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燕中学初中2023级九年级上册阶段(二)考试(2025.11) 历史试题 说明:1. 全卷共7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试室号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给监考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以下示意图表现的是中国古代( ) A. 粮食作物种类不断丰富 B. 灌溉工具取得进步 C. 粮食的总产量有所起伏 D.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2. 下列选项中,对明清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概括准确的是( ) A. 盛世繁华与危机潜伏 B. 帝国统一与偏术独尊 C. 民族交融与政权并立 D. 国门洞开与危机深重 3. 皇帝的一切命令直接由军机处发出,不再经过兵部。公文和密折由军机处直接送到皇帝手里,不再经过内阁和议政王大臣的处理。军机要员的权限实质上是依葫芦画瓢。这表明军机处的设立( )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控制了人们思想 C. 完善了选官制度 D. 强化了贵族特权 4.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5. 1793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来到中国朝见乾隆皇帝。当马戛尔尼炫耀地展示他带来的地球仪时,清朝大臣看到“日不落帝国”居然占据了地球仪上那么大块的地方,他们感到的不是疑惑,而是愤怒:怎么能把天朝大国画得这么小!这表明清廷官员( ) A. 对世界的发展变化一无所知 B. 已经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现状 C. 对西方工业文明持排斥态度 D. 对英国的侵略野心缺乏警惕 6.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7.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8. 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黄巢起义 9.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 A. 防止分裂割据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强化思想控制 D. 开发边疆地区 10. 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 定都应天府 B. 废除丞相制度 C. 设立“三司” D. 成立东厂 11.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事迹是( ) A. 抗击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B. 击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C. 驱逐葡萄牙,收回其在澳门居住权 D. 抗击沙俄入侵,划定中俄边界 12. 《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明 D. 隋元明 13.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巨著,它因宋神宗对它的评价“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主持编写此书的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