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2436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任务式课件(共1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98166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古诗词,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新课导入 杜甫(712—770),字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号 ,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 、“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明清文人推崇他为“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诗风以 为主。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 诗史 诗圣 沉郁顿挫 任务一:头脑风暴———记忆中的诗圣 沉 郁 顿 挫 所谓“沉郁”指诗歌内容的广阔深刻,思想情感的深沉蕴藉。 所谓“顿挫”指诗歌韵律的抑扬跌宕,表现手法的含蓄曲折。 任务一:头脑风暴———记忆中的诗圣 身体羸弱 他身体衰弱不堪—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岳阳楼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岳阳楼,创作了这首诗歌。 时年57岁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57岁时,距离他生命的终点仅有2年时间,当时诗人的处境十分艰难。 任务一:头脑风暴———记忆中的诗圣 登岳阳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杜甫 任务二:身临其境———共赏洞庭之景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登楼时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今昔 对比 “昔闻”:慕名已久,向往之至 “今上”:夙愿得偿,幸事一件 情感:今昔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 ?) 诗人青年时代当值“开元盛世”,既闻洞庭之名,可惜未能一游;如今,祖国山河残破,诗人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可谓百感交集。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 在全诗有何作用呢?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任务二:身临其境———共赏洞庭之景 “坼”“浮” 炼字题答题技巧 释 释含义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描 明手法,描景象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在原句中描述景象。 析 析作用 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浮” “坼”意为分裂,“浮”即漂浮。(释字义) 运用夸张等手法,描绘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和吞吐日月的壮阔。(明手法,描画面) 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析效果)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有 无 杜甫回望自身,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自己? 亲朋音讯 精神慰藉 年老多病 以舟为家 孤单落寞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人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眼泪中包含哪些情感? 任务四:拨开云雾———读懂杜甫之泪 原因 ①年老多病 ②孤独无依 ③漂泊万里 ④战乱连绵 ⑤百姓受难 感情 身世之悲,家国之痛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为何特意点明“关山北”? 诗人凭轩老泪横流的,不仅有感于自已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自己 百姓 国家 为 而流 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但大多不过是对悲苦的消融与逃避,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叶嘉莹 任务四:拨开云雾———读懂杜甫之泪 要求: 以“盛世青年”的身份给杜甫写信,让他看见真正的盛世家园。 不少于200字。 作业布置:我为杜甫擦眼泪 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