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2575

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23259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西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质量检测
  • cover
机密★启用前 冠途金科·2025~2026学年度高一11月质量检测 语 文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的黑色字迹 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n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为什么造物是中国人的禀赋呢?书(指《中国工程创造》一书)序中张柏春研究员指出, 工程创造仰赖自然资源、人力、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投入,大型工程技术与国力直接相关。 中国至少在四个方面具备大型工程创造的巨大优势:第一,幅员过阔,自然资源丰富;第二, 月 人力资源充裕,且不乏能工巧匠以及工程师、创新者和创业者;第三,中国作为一个发明的 国度,不仅实现了技术的发明、发展和突破,而且创造了用于实践的算法等;第四,中国作为 以大一统为主旋律的大国,拥有强大的动员和整合资源、资金的能力。 除了上述四大显性代势外,张柏春研究员认为中国古代造物观特别是天地人“和”的技 术观和工程观及其孕有、沉淀数千年的工匠精神在工程创造中发挥了关能作用。工匠精神 不仅反映在“物勒工名”即标注制作者姓名刹度上,而且格外强调精益求粉。书的扉页以图 文互注的醒目形式镌刻希朱森对《论语》“如源如磨”的注解:“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 製 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老字号同仁堂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 物力”,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关于中国古代造物观,书序既指出《考工记》所言“天有时,地 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在中国造物制器史上的思想和方法价值, 又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剖析因地制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意义。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具体到工程造物,则 氯 是将科技的“真”与艺术的“美”以及政治的“善”合而为一、发扬光大。中国工程创造,如建 筑、桥梁、城池、宫殿等,无不具备科技的真、艺术的美并服务于政治的善,是仰望星空与内 省道德的完美统一。都江堰、长城、安济桥、大运河、紫禁城、京张铁路等无不如此。本文谨 就书序提及的固定黄河浮桥而铸造的铁牛这一大铸件予以说明。连接河东盐税区与都城 长安的这座铁索浮桥,是詹玄宗亲自决策完成的国家工程。“肤泽晶莹,若灿金英,彩烂初 阳之照耀,荡乎银烛之光明。”(《蒲州府志》)四尊铁牛,小者55吨,大者78吨,个个赛过沧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 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