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短歌行 曹操 毛泽东:“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三国志》: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其人 陈寿: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周瑜: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裴松之: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 曹操 “行”:乐曲 “短歌”:高亢急促的歌唱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 乐府: 汉乐府,初设于秦,正式成立于汉武帝时期。古代音乐机关,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乐府”。 朗诵诗歌 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本诗的感情? (“诗眼”)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人“忧”什么?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难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表现手法·用典】 引用过去人、事、物的史实或语言文字,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 诗中有哪些典故? “青青子衿” “呦呦鹿鸣” “周公吐哺” 子 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sì)音(寄传音讯)?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诗经·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周公吐哺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表现手法·比喻】 诗人“忧”什么?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写作背景】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曹操《求贤令》 人生苦短、贤才未得、功业未成 诗人“忧”什么? 朗诵诗歌 情绪是低沉的吗? 写忧思,低沉反复 写壮志,慷慨昂扬,质朴刚健 诗人“忧”什么? 人生苦短、贤才未得、功业未成 “忧”的背后是什么? “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 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风”———文章的生命力,是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风”,文章才能鲜明而生动。 “骨”———文章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文章应该 刚健有力(语言、意象、意境等)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