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3338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2669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钟嵘《诗品》 陶渊明 早年: “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 晚年:“归隐田园” 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 “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 “靖节先生”(谥号) “五柳先生”(自号)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和谐美好,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这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幻想。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jī zhuō yìn ài fán 《归园田居》其一 朗读 陶渊明从不幸福到拥有幸福,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归 高中语文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7课 思考一:“归园田居”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归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1)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 (3)“误”说明悔恨之深 1.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品诗意 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大将 《杂诗》:猛志逸四海。 《归去来兮辞》: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2.为何而归?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品诗意 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迫切心情。 爱憎的感情体现出诗人孤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 守拙归园田 我才不是你们说的傻子 (1)“拙”字,本义是“笨”,引申义是“原始的、本真的”,与世俗的技巧相对。 (2)陶渊明要“守拙”,即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 《晋书·阮籍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门阀制度,出生庶族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 3.归向何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品诗意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自然意象:桃李、桑树、狗吠、鸡鸣 人文意象:炊烟、人村、草屋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回归田园的悠然、愉悦的心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荫,说明榆柳长得非常茂盛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