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拿来主义 鲁迅 “文化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毛泽东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拿来主义》,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比喻论证方法,能够发展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鉴赏鲁迅的幽默讽刺语言和比喻论证,能够感受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文章创作背景,能够理解并传承鲁迅的批判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目标 “文化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毛泽东 重点:理解并掌握 “拿来主义” 的核心内涵,能够辨析 “拿来主义” 与 “送去主义”“送来主义” 的本质区别,并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实践意义。 难点:分析文章中的比喻论证和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讽刺深刻的艺术特色,并尝试运用比喻论证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文人多傲骨,也多心怀天下。当一个时代,被乌云所笼罩之时,心忧天下者,于殚精竭虑中,思索救亡图存的法门;于虎啸龙吟中,喊出时代的最强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的《拿来主义》,听一听,那是个时代文人的声音。 “文化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毛泽东 问题激疑 毛泽东:“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文化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被人问及与鲁迅的文学成就相比何如,他说愿用自己所有作品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如果能写出《阿Q正传》那样在中国文学史地位的小说,宁愿所有作品都不要了。” 余华曾写道: 我有口无心地读着语文课本里鲁迅的作品,从小学读到高中,读了整整十七年,可是仍然不知道鲁迅写下了什么。但36岁认真读了鲁迅先生所有作品后,才觉相见恨晚。 “文化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毛泽东 问题激疑 鲁迅(1881— 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02 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试图以此改变国民精神。1930 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1936 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年,因积劳成疾逝世于上海,葬于上海万国公墓。鲁迅在《自嘲》里写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自主探究 知人论世 1.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鲁迅曾说自己小说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921 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小说集 散文、散文诗集 杂文集 知人论世 1. 散文的一个分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直接而迅速地反应社会事变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以短小、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是一种战斗文体。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论时事不留面子 , 砭锢弊常取类型” 鲁迅杂文特点 杂文: 知识链接 2.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 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本侵略者很快地占领了东三省、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民党反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