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 认识社会生活 1、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有哪些?(P3) 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 ②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分类?(P3相关链接) ①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衣食住用行等物质生活需求。 ②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 ③精神生产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3、★社会生活有哪些特点?(P4-5) 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②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③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4、★面对社会生活,青少年如何做?(P1、P5) ①青少年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②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提升媒介素养,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发展。(P1导言) 第二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6-8) ①人是社会的人。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2、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P7相关链接) ①血缘关系: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②地缘关系:以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如同乡、邻居等。 ③业缘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如同行、同事等。 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第一框 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P10相关链接)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10) ①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人是如何实现社会化的?/人的社会化的表现/途径?(P11-12)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意义:随着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意义: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意义: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 ④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做法: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二框 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P13) 含义: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13) 地位: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意义: 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④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14)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④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