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文化常识之交通出行 壹 陆路交通 路 1.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 岳飞《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 2.路程、行程。 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通“辂”,指天子或诸侯所乘的车,也泛指车。 《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4.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行政区域名。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烽火扬州路。 途 道路。 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道 1.路 《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2.取道;经过 《新唐书·黄巢》:“吾道淮南,逐高骈如鼠走穴,尔无拒我!” 街 城市的大道; 两旁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 巷 里中的道路。 阡陌 农田地里的小道和灌溉渠道, 纵者(南北方向)称为“阡”, 横者(东西方向)称为“陌” 径: 小路。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晏殊《浣溪沙》:小园香径独徘徊。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陶渊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官道: 代由官方主导修筑的通行干道。 驿道 也被称为古驿道,是古代中国设置驿站的通途大道,主要用于转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的通道。如著名的丝绸之路。 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站 古代供传送公文的人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禁止私信传递。周代形成驿传制度,通过驿站换马换人实现文书接力传递。 温庭筠《商山早行》: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贰 陆路交通方式 成语 闲庭信步、亦步亦趋、走马观花、东奔西走、五十步笑百步 古诗词 《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文言文 《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两足进曰行 徐行曰步 疾行曰趋 疾趋曰走 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 步行 徘徊/逡巡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动。 晏殊《浣溪沙》:小园香径独徘徊。 苏轼《赤壁赋》:徘徊于斗牛之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踟蹰/踟躇(chí chú) 踯躅(zhí zhú) 《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骑马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王翰《古诗之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名马 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周穆王八骏:绝地,翻羽,奔宵,越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 项羽———乌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张骞传》:元狩中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吕布———赤兔 刘备———的卢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昭陵六骏:青骓,什伐赤,特勒骠,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 名马 "骐"本义指有青黑色纹理的马 "骥"专指老马中的良驹 骐骥:特指日行千里的骏马。 《楚辞·离骚》:乘骐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