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6967

1《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4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35759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落榜才子张继笔下的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看破世事的诗佛王维笔下的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客居他乡的王勃笔下的秋 沁园春·长沙 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本词实际上是毛泽东用词的体例所写的现代诗。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省湘潭人。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革命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书法家 诗 人 正如他洒脱的字体一样,他的诗词情调慷慨激扬,风格豪迈爽朗,大开大阖,吞云吐月,既有壮阔的奇观,又富有深广的内涵,是壮观与优美的结合。 毛泽东不愧为一代豪放的诗人。他的作品有《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忆秦娥·娄山关》等。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少年时故事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桑梓,指家乡) 少年时的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时挥斥方遒的豪情,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立壮志的少年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的大气!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新知讲解 词牌由来 “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 整体感知 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全词的基调是怎样的? 《沁园春 · 长沙》情感示意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豪壮 忧思 欣喜 自信 豪迈 整体感知 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全词的基调是怎样的? 绚丽秋景 革命豪情 豪迈 重点字词 沁园春(qìn) 百舸争流(gě) 怅寥廓(liáo kuò) 峥嵘岁月(zhēng róng)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 赏析(一)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一层主要交代了什么内容? 大意:在深秋的季节里,我独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停地向北流去。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 独立寒秋图 “独立”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可否换为“站立”“直立”? 1、写出独自一人来此游览,远望、凝思的情状,思考自我的人生价值; 2、与下阕开头“携来百侣曾游”相照应,说明今天是一人旧地重游; 3、联系创作背景,可以看出这里更表现出了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在革命斗争的惊涛骇浪中昂然屹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