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五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是因为它的歌词能描绘充满憧憬与勇气的意境”错,根据材料二,《一路生花打动听众的原因不仅在于歌 词,还在于其音乐编排,如“电声乐队的律动感”“交响弦乐的加入”,这些元素共同增强了歌曲的情感层次和 艺术感染力。) 2.D(材料一中,罗高丞对“热爱”的理解聚焦于“热爱的本质与作用”,明确提出“热爱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 能量”“热爱是内心的永动机”“不追求结果”:而材料三画横线句子的核心是罗高丞对“未来创作方向”的定位 是用文字记录时代,而非对“热爱本身的内涵”的阐释。两者话题不匹配,后者无法作为前者的答案。) 3.①精神力量②艺术性和观赏性③创作生产优秀作品(每处1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的 情给分) 4,①结构层次:层层递进(成就呈现·动因挖掘→精神升华),形成“成就一动因一精神”完整链条,条理清晰。 ②语言表达:语言平实、通俗,同时生动、鲜活,善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每点2分,意对即 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的情给分) 5.①文艺创作应不问结果,专注过程。罗高丞的文艺创作从不以“达成目标”为导向,对他而言,创作的意义在 于投入的过程,成果更像是“热爱的附属品”,而非他刻意追求的目标。②罗高丞并非职业音乐人,而是兼顾 工作的“斜杠青年”。他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传递能量,而非仅将其作为谋生手段,他的文艺创作无关功利、纯 粹出于热爱。③文艺能滋养精神、连接人心。罗高丞的作品如%少年》(建党百年版)、《一路生花》(2024年特 别版)传递勇气与希望,赋予人精神能量:同时,文艺让普通人(如建筑工人、外卖诗人)也能通过创作安放灵 魂、表达生命体验。(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6.B(“板桥公画出的竹子是有根的”说法有误,根据文中“先生画石画竹,绘的是风骨…纵无根也常青”可知, 板桥公画出的竹子是没有根的。) 7.C(“是想要给自己留作纪念,休现了他对板桥公的敏仰之情”说法有误,根据小说内容可知,谭木匠之所以想 要出高价购买板桥公的真迹,是想要以此换回他仿作的十七幅《竹石图》。) 8.①主观上,谭木匠与板桥公有师徒之谊,他不忍心看到板桥公手腕都累肿了仍要继续操劳。②客规上,谭木 匠画技高超,若没有那儿笔苍苔,是无法分清画作真伪的,这为他补齐余下的十七幅画作提供了可能。(每点 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人情美:①板桥公对谭木匠倾囊相授,二人之间有师徒之谊,谭木匠散仰板桥公,主动替他作画,二人之间情 谊深厚,充满温情。②谭木匠向十七位富商说明情况并主动用真迹换回自己的仿作,十七位富商不忍谭木匠 白白地舍家财,愿意出价购买《竹石图》真迹等,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其有人情美。(每点1分,答出两 点即可给3分) 人性美:①善良。文中谭木匠不忍板桥公继续劳累替板桥公仿作十七幅《竹石图》,十七位富商出价购买《竹 石图》真迹,体现了普通人身上的善良品质。②坚守道德。谭木匠仿作《竹石图》后“挂笔封砚,只做木工不作 画”,散尽大半家产购齐十七幅《竹石图》真迹以换回自己的仿作等,体现了谭木匠坚守做人的原则。③淡泊 名利。板桥公过世后,他的字画价格飞升,谭木匠点苔的《竹石图》也水涨船高,但谭木匠并未借此图利,而是 谢绝了众人的请求。(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BDF(原句标点为:惊骇欲变,命赵俨为护军,而相率还降,致于东方者亦二万口。) 11.C[C项,《归园田居(其一)》中“方宅十余亩”的“方”是四周围绕的意思。D项,《琵琶行并序》中“歌以赠之” 的“以”是连词,表日的,翻译成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