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0058

江西省上高二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28350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西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检测
  • cover
三、 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感事·其四 (南宋)陆游 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 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 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地独焚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的前四句聚焦作者的少年时”,用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段充满活力的岁月。 B. 诗歌第二句既写体态之健,又写精神之跃,将少年的英气与不羁刻画得鲜活可感。 C.诗歌尾联写出作者每天在书房吟咏诗书、闭门扫地焚香,过着平淡而满足的生活。 D.全诗妙处在于对比手法的使用,如少年与晚年、昔日与如今等等,形成强烈反差。 16.有人说本诗领联两句和《临安春雨初霁》中“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两句看 似完全不同,但旨归却是相似的,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学校组织“榜样文化”宣传月活动,请同学们选一些名言作为标语,小明立刻想 到了《〈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话。 (2)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王老师在阳台上放眼远望,恰逢云收雨散,夕阳西下,面 对此情此景,他一下子想到了黄庭坚《登快阁》中“ ”两 句。 (3)与下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成语数量众多,②装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③它能以文字的简洁传情达意, ④以生动的故事喻理、以文化人,⑤是语言的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有些人认为, 殊不知成语语义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是过程比较缓慢,其中成语意 义的转移就是变化途径之一。 成语意义的转移可分两类,一类是由原义引伸出来的意义,它是原义的发展。例如“飞 扬跋扈”,本指举动超越常规,不受约束,不带褒贬色彩。语出《北史》:“景专制河南十四 只剩三个人。这一路,路途遥远,险象环生,三个人能做到吗? 没做,就不知道能不能。国难当头,唯有行动。 数日过去,队伍已到安徽地界。日军国崎支队,在安徽慈湖镇附近渡过长江,正与动 物大军相向而行。傍晚,动物大军行进在日军左翼。虽是昼伏夜行,可随时都可能与敌人迎 面相撞。 靠得太近了,日军的脚步声,清晰可闻,激起的烟尘,在月光下也清晰可见。 王酉亭让队伍暂时停下。 动物们听从任贵春的指令,向路边的洼地移动。冬日里,草棵枯萎,裸露出冷硬的黄 土。出发后,它们就没好好吃过一顿。携带的饲料,只能细水长流,现在细水也千涸了。 三人站在动物外侧,望着日军通过的方向。现在,不仅有脚步声和激起的烟尘,还有 大声的呼喊,那是兴奋到疯狂的情绪。 这时候,李子一突然说:“我心慌。” 王酉亭严厉地瞪了他一眼。 任贵春同样瞪了他一眼。 李子一看出来,心慌的不是他一个人。 南京多半凶多吉少了。 当日军远去,王场长一声令下:“出发!”这声刚劲有力的“出发”,让李子一明白, 自己现在不是畜牧场的临时工,而是动物大军里的一个战士,他要和王场长和任大伯一起, 接纳并消化心慌和恐惧,然后转化为最坚实的力量,把这批国家的宝贝,安全送到大后方。 按照拟定的路线,队伍需从段园镇过。当然不走镇上,而是从镇子南侧的葡萄园走。 这片三公里长的葡萄园,竹竿架子上,瑟缩着的藤蔓,格外清瘦和萧条。它们并没有 死,春天到来,藤蔓就会上水,那时它们体内将充盈着欢乐和痛苦的鸣响,宣示着深沉的苏 醒。 李子一想象着春天的样子,闭上眼睛,就开始做梦。他梦见动物大军餐风饮露,历时 年余,行程将近四千里,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抵达山城。那些围观的市民,拥抱他们, 然后又去拥抱每一只动物。 (有删改) 文本二: 赋予历史记忆文学的温度 关岫一 2025年的中国文坛迎来一场特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