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0489

天津市建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22981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天津市,考试,答案,图片,试卷,语文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质量调查试卷 语文 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丨卷(选择题)和第川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 试时间共15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和“国”从来都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一。北宋政治家范 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名言颇具代表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作者无疑表明,不论身处何时何地,()的都是忧心苍生社稷的家国情怀。而“忧国不谋 身”的()表达,则是古代先哲一心担忧国家兴亡,从不为自身谋划的真实写照。 家国情怀在戴圣笔下化作“甲”的治世圭果,在杜甫心中成为“乙”的忧国忧民,在陆游终前 凝为“丙”的血脉遗训,在辛弃疾剑中折射成“工”的赤胆忠魂。…展开古诗文的浩瀚长卷, 我们感受到家与国、苍生与社稷、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宛若经纬交织的锦绣。 几千年时光悠悠流转,家国情怀如一条()的情感河流,始终流淌在文人士子的笔底 心头,创造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支撑起华夏儿女不弯的脊梁。 1.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一) A.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使家国情怀与情感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以诗文的形式传承 B.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家国情怀与情感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诗文的形式传承的 C.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使家国情怀与情感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以诗文的形式传承 D.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与情感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诗文的形式传承的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一以贯之 简洁休戚与共 绵绵不绝 B. 一脉相承 简捷 息息相关 源源不断 C. 一以贯之 简捷息息相关 绵绵不绝 D ,一脉相承 简洁休戚与共 源源不断 3.下列填入文章中甲、乙、丙、丁处的句子,正确的顺序是(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③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材料一: 中国古琴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古典乐器。“和雅”“清淡”是古琴追求的审美情趣, “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古祭的深远意境。陶渊明诗“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白居易诗“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弃还自罢,亦不要人听”都生动地表现了古琴高雅淡 泊的审美境界。 “‘琴者,禁也。’禁迷于邪,以正人心也。”(东汉班固)在儒家思想中,音乐的首要 功能是教化。以清微淡远芒平和雅正为意趣的舌琴,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儒家认为琴乐能洗 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论述说:“琴为 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悠,可以辨喜怒,可以脱情思,可以静静虑,…此琴之善者也。” 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紧密关系。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逍遥无为;道家音乐最理想、最崇高的境界是“大音希声”“至乐无 乐”。庄子将音乐分为天籍、地颖和人颖三类,认为“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提倡音乐应 追求自然之趣。‘传统的古琴制作采用的是丝弦,声音很小,但夜深人静之时,却能弹出真正 的天藏之音。”琴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思绪无限。弹奏者在弹拨古琴时会陷入沉思、 冥想,心灵在琴声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与万物合和,进入“弦外之境”。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 想中所渗透的适家哲学。 嵇康《琴赋》把古琴推崇为最适宜君子修身恭性的器物,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确 是执此。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