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 碳的氧化物 闯关练 2025-2026学年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利用温室进行植物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施用后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D.施用后可防止火灾 2.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途径①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 B.途径②会使海水酸化 C.风力发电不属于“碳循环” D.动物、植物的遗骸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CO2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A.B. C. D. 4.干冰常用于食品保鲜。同学们利用保鲜袋中的干冰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静置,烧杯内气球上浮,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B.②加水后烧杯内只发生物理变化 C.③烧杯内形成白雾的原因是干冰升华放热 D.④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5.“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平衡,基本实现零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干冰”不是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6.在密闭玻璃罩内放置三根点燃的蜡烛(图甲),观察到长蜡烛先熄灭,接着短蜡烛熄灭,中间蜡烛最后熄灭。传感器测得氧气含量变化(图乙)。下列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A.开始燃烧释放热的,升到上方隔氧,长蜡烛先熄灭 B.长蜡烛熄灭后,降温,降到下方隔氧,短蜡烛熄火 C.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氧气消耗完,中间蜡烛最后熄灭 D.冷的密度比同温时的大,但热的密度可能比冷的小 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金刚石为硬度很大的固体,可用于切割玻璃 8.“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A 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 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都能燃烧等 C 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 D 危害 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A.A B.B C.C D.D 9.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图实验(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无水硫酸铜变蓝,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B.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中有红色物质出现,则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和氢气 C.②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③中有红色物质出现,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一氧化碳 10.竖炉炼铜技术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其装置如图所示。炼铜时将铜矿石粉和木炭粉从上方投入,鼓入充足的空气,使木炭燃烧产生1200℃以上高温,生成的铜液从金门流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铜矿石磨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竖炉内木炭主要通过不完全燃烧产生高温 C.1200℃的高温使生成的铜熔化,并与炉渣自动分离 D.赤铜矿(含)炼铜原理: 11.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可用于人工降雨 C.用木炭烤火时紧闭门窗容易使人中毒 D.木炭、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12.图为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