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2990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2869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4课,人民,解放战争,同步,学案,学生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1.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分析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灭亡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 ①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②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2)概况: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3)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6年1月10日。 (2)结果: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但是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了这些协议。 微思考1 阅读教材P150图片《当时报纸关于接收的报道》:报纸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 在一片抗战的胜利声中,国民党官僚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为其埋下了日后政权覆亡的种子。 微思考2 阅读教材P150图片《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图》:图中国民党军队调动方向说明了什么 提示 国民党抢占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内战。 助学助考 1.必背———重要结论 ①抗战胜利后,存在两种不同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②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积极准备发动内战。 ③重庆谈判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在人民面前表现出了和平的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影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必会———构图解史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学习任务二 全面内战的爆发和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全面内战的爆发 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大规模进攻解放区 挫败全 面进攻 方针 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 时间 1946年7至10月 结果 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 粉碎重 点进攻 背景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结果 陕北 地区 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山东 地区 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 2.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经济崩溃 ①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②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2)政治孤立:1946年11至12月,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微思考1 阅读教材P152“史料阅读”:这则史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 全面内战爆发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兵力上远超人民解放军,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微思考2 阅读教材P152图片《北平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原因何在 提示 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权面临统治危机。 原因: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陷入崩溃;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 助学助考 1.必背———重要结论 ①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②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所导致的经济、政治困局,表明国民党政权面临着统治危机。 2.必考———核心概念 ①解放区:指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的地区。特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敌伪统治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地区。 ②第二条战线:即爱国民主统一战线,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