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3630

26 诗词五首《春望》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75438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诗词,五首,春望,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春望 杜甫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壹 贰 叁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忧民的感情。 活动情境 玄宗皇帝天宝14年(755年)11月,我到奉先(陕西蒲城)探家,没多久,安禄山那厮反叛了朝廷。天宝15年5月,贼人破了陕西潼关,我将妻子和两儿两女安置在鄜(fū)州羌(qiāng)村,只身投奔肃宗皇帝。然而,途中我不幸被那贼人俘虏,他们把我带到长安。 穿越千年的历史声音 活动情境 肃宗皇帝至德二年(757年)3月,我困居长安已小半年了,春草萌生,花木渐长,可是乱世之下,今非昔比,于是,我写下《春望》。 穿越千年的历史声音 请同学们抓住一个“望”字,通过诵读、拍摄、解读等方式,读出我的诗情,与我共鸣吧! 任务一 诵读所“望” 作者名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尊为“诗圣”,其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巨变,因而被誉为“诗史”。 诵读所“望”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春 望 杜 甫 国 破 山 河 在,城 春 草 木 深。 感 时 花 溅 泪,恨 别 鸟 惊 心。 烽 火 连 三 月,家 书 抵 万 金。 白 头 搔 更 短,浑 欲 不 胜 簪。 jiàn sāo shènɡ zān 【诵读指导】 全诗深沉蕴藉,朗读时应用沉郁、伤感的语气。本诗的朗读节奏可划分为“二三”式,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春 望 杜 甫 国 破 山 河 在,城 春 草 木 深。 感 时 花 溅 泪,恨 别 鸟 惊 心。 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都城草木丛生。感伤时事,恨别家人,看到鲜花反而流泪,听到鸟啼反而心惊。 译文: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烽 火 连 三 月,家 书 抵 万 金。 白 头 搔 更 短,浑 欲 不 胜 簪。 插不住簪子。胜,能够承受、禁得起。簪,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 简直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战事接连数月,(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满头白发越抓越短,稀疏难绾,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译文 任务二 拍摄所“望” 拍摄所“望” 诗人在长安街头“望”到了什么?请你结合诗句, 通过远景、中景、近景等方式,拍摄《春望》的景象。 城郭破败 乱草残木 春花飞鸟 诗人在长安街头“望”到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字,写出了长安城城空人稀、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破 深 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其一,诗人触景生情,花鸟本是悦人之物,但是诗人面对残破的都城,想到妻儿的安危,见花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感。 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其二,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溅”、“惊”二字,体现诗歌语言的动态美。 溅 惊 拟人 拟人 在这样动荡的年代,作者最期盼的是什么?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通过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在战火不断的情况下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强烈思念、担忧之情以及渴望战乱能够早点结束。 写战乱时间之长。 夸张,极写家书的珍贵。 薄薄的一封家书,为什么作者却认为它抵得过万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