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4003

5.2 乡村与城镇 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36849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乡村,城镇,学案,答案,2025-2026,学年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 初步了解聚落的含义、基本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形态。 2. 运用图文资料,描述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的差异及变化。 3. 结合实例,理解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人地协调观) 1. 重点: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的差异及变化。 2. 难点:保护传统聚落。 初步了解聚落的含义、基本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形态。(见教材第99页) 问题1: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各种形式的聚居地,我们将其统称为 聚落 。 乡村 和 城镇 是其两种基本类型。 问题2:结合教材,判断下列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形态。    答:甲:零散分布。乙:呈团块状分布。丙:呈条带状分布。 运用图文资料,描述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的差异及变化。(见教材99~103页) 问题1:填写下表,了解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的差异。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的差异 项目 生产方式 建筑物 人口密度 交通网 密度 景观改 变程度 密度 高度 乡村 农业 小 低 小 小 小 城镇 工业、服务业等 大 高 大 大 大 问题2:下面是由乡村演变为一般城镇的几个阶段。 乡村演变为城镇 (1)乡村是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答:乡村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集聚,非农产业增多,逐渐演变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物密度增大,而且房屋建造更加现代化。 (2)随着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镇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从务农人员转变成工人或服务行业员工;生活节奏将加快,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会享受到比以前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环境条件。 (3)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口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答:河流汇合处和入海口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等,容易形成大的城市。 问题3: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描述城镇的优势和变化。 答:优势:生活便利,就业机会多,学习机会多等。 变化: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层数趋于增多,配套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网更加密集。 问题4: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描述乡村的变化。 答:环境更加优美,配套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生产方式更加现代化。同时,有些偏远的乡村,劳动力外迁,人口减少,甚至村落消失。 结合实例,理解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见教材103~104页) 问题1:结合所学内容,讨论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答:特色城乡景观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安徽西递村 问题2:分析右图所示世界文化遗产的特征。 答:保持了皖南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河流穿村而过,白墙灰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 【归纳】城镇化的意义 (1)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城镇化是现代化过程的必经阶段,也是推动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城镇化水平超过70%的国家,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知识点一 聚落及其空间分布形态 读某聚落景观图,完成第1题。 某聚落景观图 1. 图片中聚落的形态是(B) A. 团块状 B. 条带状 C. 环状 D. 点状 知识点二 乡村景观及其变化 城镇景观及其变化 城镇和乡村的景观特色各有不同。读图,完成2~3题。   城镇和乡村景观 2. 对甲、乙景观的类型判断正确的是(B) A. 均为城镇 B. 甲为城镇 C. 均为乡村 D. 乙为城镇 3. 城镇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于(A) A. 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同 B. 人口数量不同 C. 地形地势不同 D. 建筑物高度不同 下图为德国地形图。读图,完成 4~6 题。 德国地形图 4. 埃森市(C) A. 位于德国东部 B. 位于莱茵河干流沿岸 C. 地势平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