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拿来主义 鲁迅 e7d195523061f1c029d8a470330beef7eecbf578a74c67be34E755975358C32C42B60046E65E5AB2B817CFACDA70963A03272FA99D31C85E250EFEC4061BFB07F05F931B289192FCB8E0285A555C1F230118F7F8770BE109C6A236ADD9D0DF7F6EDF993B29D8D4197971C93B1D3E0FC1897610C4C4DC494CC41155E1F11C7ED4291354FE5279312A7ECB2B854BFA52F3 第一课时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二字取自“租界”的各一半,鲁迅当时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一带,该区域属于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修筑马路的“半租界”地带。他以隐晦的方式讽刺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表达了鲁迅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强烈不满。 了解杂文 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杂文 学习任务一、 鲁迅常常用幽默犀利、讽刺性极强的语言,鲜明地表达观点态度。本文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我们究竟应当怎么做? 拿来之后怎么区别对待呢? 正确对待有什么积极作用? 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 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呢?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研读———齐读第7段、第10段 “拿来”如何? 学习任务二、 什么是“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主要是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这一时期,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一方面,有人采取全盘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并急于盲目输出本国的传统文化,以彰显信心,掀起一股文化复古主义的逆流;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产生了恐惧,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子任务1. 为什么要“拿来”? 思考:1-6 段讲了哪些主义 这些主义的现象、实质、危害是什么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 1-6 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主义 现象 实质 危害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听凭送来 思考:1~6 段讲了哪些主义?这些主义的现象、实质、危害是什么? 子任务1. 为什么要“拿来” 思考:第三段为什么把尼采和中国放到一起比较,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用: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讽刺和批判“送去主义”的愚蠢可笑和危害。 类比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请大家推理: 中国如果像尼采一样 , 将会 。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一无所有,沦为乞丐 拿来主义 我们要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 要看得清,有辨别力; 要有选择,自己拿。 子任务2.分析怎样“拿来”?(请同学们齐读7-9段。) 思考:作者具体是怎么论证的呢?第8段中“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这些态度的表现和实质是什么?请同学们研读第8段,完成表格。 三种类型 表现 比喻义 孱头 昏蛋 废物 “徘徊不敢走进门。”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 “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比喻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比喻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比喻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