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景物描写写作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景物描写写作课。以教材第三单元《与朱元思书》等三篇文言文为依托进行方法学习,它们是古典写景散文的典范,集中承载“侧面描写”“动静结合”“多角度、多视角”等经典写景手法。 本堂课结合安化县教育局“校园四季美景赏”活动,将古典写景智慧迁移至“校园秋景推荐”的写作实践,既落实“学习古典文学表达方法”的课标要求,又让学生在熟悉的校园场景中体会“文以致用”,实现古典与现代、知识与生活的融合。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备初步文言文阅读能力,能感知写景句的语言美,但对“写景方法”的提炼缺乏系统性。 学生对“校园美景”熟悉且有兴趣,但写作时易直白描述、缺乏技巧。“校园美景推荐官”的情境任务,能激发探究欲、降低写作畏难情绪。同时,预测学生在“方法与景物匹配”“情感自然融入”上遇困,需通过示范、互评、AI辅助突破。 教学目标: 1.总结第三单元文言文中的写景方法,掌握常见的写景方法。 2.学会运用多种写景方法描绘景物。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多种写景方法描绘景物。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校园荐美: 校园的四季从不停歇,春有繁花缀枝、夏有浓荫蔽日,秋有叶染金红、冬有素雪映窗,每一季都是时光写给校园的诗。甲地县教育局每年都会进行校园春季美景大赏活动。 秋日来临,今天老师也想举办一次紫薇校园秋季美景大赏。 这么美的校园图景,我们应该推荐给更多的人看。现在特邀同学们作为“校园美景推荐官”,为校园美景撰写宣讲稿。看看谁能成为“最美推荐官”。 那怎样才能用笔画出图中的美景呢?我们一起去问问古代的写景高手们吧!(出示课题)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三单元的三篇文言文。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新闻活动,联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生活过度到课本学习。 二、探古悟法: 第三单元学习了这么多优美的写景文言文,相信同学们也积累了不少写景方法。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你们学到的写景方法吧! 句式:我从《 》一文中“ ”这一句学到了 的写景方法。这一句运用 的写景方法,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示例:我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一句学到了侧面描写的写景方法,这一句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溪水的清澈。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总结: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多感官:听觉、味觉、视觉、嗅觉 多视角:远视、近视、俯视、仰视、平视 表现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总结八上三单元中三篇经典写景文运用到的写景方法,为接下来的写作练习做好方法铺垫。这三篇文言文运用到的写景方法比较多,而且学生通过学习也感受到了文中写景语言的魅力。这样既能将方法与具体的语句例子相对应,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三、循法绘图: (一)示范写作思路。 好的文章,需要先进行写作构思,那如何将方法和思路结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写景短文来练习一下吧! 杏染校园 不知不觉中,校园足球场一角的银杏小树林,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渐渐染上了金黄的秋色。它们笔直的枝干在秋风中挺立着,宛若披了金色铠甲的卫士,昂首挺胸守护着这一方小小的书香天地。走近一瞧,细细地灰褐色枝干虽然不够粗壮,但仍然遒劲舒展,枝叶虽不甚繁茂,但昂扬的姿态却不输一旁高大的栾树。 夕阳落下,灿烂的余晖洒落校园。银杏树们也被这光晕照得光彩夺目。扇形的叶片在风里随着晚风轻轻起舞,一些过于轻盈的舞者们,则随着清风优雅的从枝头缓缓飘落。黄昏的光晕照在树下的草地上,那一个个飞落的舞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