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7473

25 少年闰土 课件+教案

日期:2025-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15205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少年,闰土,课件,教案
    课 题 25 少年闰土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劳动人民有热爱之情。语言运用: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仿照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思维能力:关注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换词、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演练的阅读方法,学生能够充分想象画面。审美创造:入情入境地读出闰土的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识多广。 【课前解析】关注字词:本课共有12个生字,生字的学习,要结合词语教学进行。“伶俐”中的两个字是形声字,由“人+令=伶、人+利=俐”的构字特点,从而明确“伶俐”的意思,指清楚明白,说明这个人很聪明机智,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汉字的书写归类,指导好左右结构的字该如何写,如“郑、拜、租、撒、缚、猬、伶、俐”。关注阅读理解:关注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换词、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演练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充分想象画面。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闰土的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识多广,感受“我”对闰土的喜爱之情,体会“我”内心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关注表达运用: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仿照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 【教学目标】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3.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教学重点】1.能说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体会他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2.能说出“我”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教学难点】1.能说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体会他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2.能说出“我”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郑、拜”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一望无际、家景、郑重”等词语。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的形象。【教学过程】一、认识鲁迅,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导读中关于鲁迅的介绍。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2.教师过渡: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走近这位伟人。在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会认识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机智勇敢、见多识广,他就是———少年闰土。3.揭示课题:少年闰土,板书课题:少年闰土,学生齐读课题。二、资料链接(出示课件4)《少年闰土》这篇文章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少年闰土》是“回忆中的故乡”的一部分。(设计意图: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通过初识鲁迅,让学生初步了解其文学成就,感知其性格特点。《少年闰土》借助《故乡》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1)(出示课件5)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由读课文。2.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6)教师出示词语: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