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9263

天津市河西区北京师大天津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28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天津市河,学期,答案,试题,语文,月月
  • cover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讪讪(shàn) 憎恶(zēng) 纤细(qiān) 娇嗔(chēn) B. 罅隙(xià) 迸涌(bèng) 荫蔽(yīn) 摈弃(bìng) C. 炽热(chì) 讷讷(nè) 间歇(jiàn) 踌躇(chóuchú) D. 怅寥廓(guó) 浪遏飞舟(è) 挥斥方遒(qiú) 百舸争流(gě) 2. 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 A. 贪婪 怂勇 羞涩 虔诚 B. 婉转 晨曦 醇酒 霞蔚云蒸 C. 耕耘 雕琢 慰籍 酣畅淋漓 D. 洪涛 捣破 闺阁 赡前顾后 3.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一项( ) A.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中国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文学家、诗人、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 B. 《红烛》作者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提出“三美主义”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C. 《致云雀》作者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和政治诗。 D. 《劝学》选自《荀子集解》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年思想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33分)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直中绳 中:合于。 B. 虽有槁暴 暴:晒干。 C. 假舆马者 假:借助。 D. 君子生非异也 生:出生。 5. 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B. 登高而招 C.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 蟹六跪而二螯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 假舆马者 假:借助。 C. 而神明自得 神明:神仙。 D. 虽有槁暴 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7.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君子生非异也 C. 以为轮 D.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智慧。 B. 而闻者彰 彰:清楚。 C. 而绝江河 绝:横渡。 D. 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尖。 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青,取之于蓝 ②而寒于水 B. ① 使之然也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 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 ①登高而招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0. 下列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上食埃土 B. 非能水也 C. 而神明自得 D. 其曲中规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锲而舍之 ②蚓无爪牙之利 B. ① 以为轮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吾尝跂而望矣 D. ①蛟龙生焉 ②圣心备焉 12.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 以为轮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 下饮黄泉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B. 《劝学》的“劝”是“勉励”的意思。 C. 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 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4. 下面对《劝学》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 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 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