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0495

24 古人谈读书 课件(22张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332123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人,读书,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复习导入 敏而好学, 。 知之为_____,不知为_____, 。 _____,学而_____,诲人 。 我非 ,好古,_____。 学如_____,犹恐失之。 吾尝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学也。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24.古人谈读书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他是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为朱子,其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编写的《童蒙须知》,对儿童的生活起居、学习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读准字音,注意长句子的断句。 任务一:读文本,感古文之韵 yǐ qǐ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 余 尝谓 读书有三到,谓 心到、眼到、口到。心 不在此,则 眼 不看仔细,心眼 既不专一,却 只 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 最急。心既到矣,眼口 岂不到乎? 听录音,标出停顿。 任务一:读文本,感古文之韵 余 尝谓 读书有三到,谓 心到、眼到、口到。心 不在此,则 眼 不看仔细,心眼 既不专一,却 只 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 最急。心既到矣,眼口 岂不到乎? 任务一:读文本,感古文之韵 1.朗读第二则文言文,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同桌交流课文意思。 任务二:解文意,知读书之法 任务二:解文意,知读书之法 我 吾日三省吾身。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曾经 任务二:解文意,知读书之法 吾尝终日不食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曾经 难道,怎么 一定 任务二:解文意,知读书之法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任务三:明观点,论三到之要 思考:读书有三到,为何心到最急?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心不在此 决不能记 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记不能久 任务三:明观点,论三到之要 心若在此 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眼看仔细 心眼专一 记亦能久 小生:朱兄好!小生对先生仰慕已久,今日得见, 十分荣幸。想请教一下朱兄,关于读书有何赐教? 朱子: 。 小生:三到之中,可有轻重? 朱子: 。 小生:为何心到最急? 朱子: 。 小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穿越回古代 任务三:明观点,论三到之要 读书时的“心到”时刻 浮想联翩 怦然心动 泪流满面 茅塞顿开 醍醐灌顶 豁然开朗 阅读《 》时,读到 , 我…… 背一背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 _____,则眼不看仔细,心眼_____,却只漫浪诵读,_____,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____。心既到矣,_____? 任务四:诵古文,承古人智慧 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课文中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请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 _____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1.背诵课文。 2.制作书签,把课文中对你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抄写在上面。 课后作业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任务三:明观点,论三到之要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任务三:明观点,论三到之要 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