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1339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9763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陕西省,考试,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 cover
永寿县中学2025--2026学年度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年级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自古便形成了高于邻邦异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世代相传的躬耕生活造 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培养出他们浓厚的恋土情结。作为社 会最底层的劳动者,那片耕耘的土地使他们悲怆的心灵得以慰藉,在属于自己的乐园中,他们 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尽情释放热情并深深地热爱着它。正是这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无形中生 发出一种强大的束缚力,使整个民族产生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 会秩序,也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到了北宋,王安石提出了保甲法,其目的是用“什伍之法”, 把各地人民编制起来,固着在土地之上,封建社会的秩序便可以得到稳定。从劳动者个人来说, 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开山垦地、种植桑麻,一年四季辛苦耕作,起居有定,耕作有 时,邻里和睦,互帮互助,这一切创造了一幕幕让人艳羡不已的田园牧歌场景。 在农耕社会,个体劳动者自给自足、任劳任怨的意识以及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社会分工 的影响下,必将产生与之相应的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正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描述 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 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种完美农耕生活的核心就是土地,在 这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也将是朴素的。无论富有抑或贫穷,幸福抑或痛 苦,同甘共苦的情感意识促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首先表现于农事诗 中的便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繁场景,如:“昼出耕田夜绩 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 裸股犁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栗,丰岁一饮君无轻。”(张耒《田家》其二)都描写了乡村 田家期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又如,陈藻的《田家妇》: “前秧邮婚晚归来,白面匀妆是乃妻。笑说福唐风俗恶,一田夫妻两身泥。”诗中洋溢的情感 使整个劳动过程充满谐趣美。再如,陈造的《田家谣》:“麦上场、委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