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2629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适应性训练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测试卷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4017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七,化学,九年级,人教,学年,2025-2026
  • cover
第七单元适应性训练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火箭用到了无污染的高能燃料。该燃料最有可能是 ( ) A. 液氢 B. 液氧 C. 酒精 D. 石油 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风力发电 B. 煤的干馏 C. 石油的分馏 D. 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3.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 ( ) A. 只有CO B. 只有 C. CO和 D. 和CO 4.某物质的着火点为,图中表示该物质一定不能燃烧的点是 A. N、P点 B. P点 C. M、P点 D. Q点 5.世界第一支城市消防队诞生宋朝!专用台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消防装备———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火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囊水袋用来运水以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麻搭蘸吸泥水用于灭火:隔绝氧气并降低温度 C. 火钩用于拆除火势蔓延的小屋,切断火路:清除可燃物 D.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物质燃烧需要多种条件 6.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煤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 B. 汽油是石油加工的产品,是常用的汽车燃料 C. 汽车化油器将汽油进行雾化,目的是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课外小组以“探索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回答小题。 7.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着火点:白磷,红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探究燃烧温度需达到着火点 B. ②③探究燃烧需要接触空气 C. 加导管往③处通入,白磷能燃烧 D. 小气球可以防止生成的污染空气 8.了解燃烧及燃烧安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 燃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 B. 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C. 高楼层着火,乘坐电梯撤离 D. 储运液化石油气容器上应张贴如图标志 9.以下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点燃篝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 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用锂电池作手机电池 使用手机时锂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用湿抹布扑盖燃烧的酒精 清除可燃物 D 用天然气炉灶炒菜 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A. A B. B C. C D. D 10.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造型优美,设计精妙,其结构简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铜雁鱼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 B. 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 C. 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 D. 青铜雁鱼灯不仅提高油的燃烧效率,还能保护环境 11.下列有关核心素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科学思维: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灭火的根本就是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C. 科学探究与实践: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D. 科学态度与责任: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超过正常含量,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 12.某无色气体可能由、、CO、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A. 、 B. CO、 C. 、、 D. 、CO、 13.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 B. 面粉加工厂要严禁烟火 C.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D. 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4.对下列相关问题的解释或推测错误的是 A. 图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灯帽能隔绝空气 B. 打开竹筒帽,吹气,使草纸与氧气充分接触而燃烧起来 C. 由图中镁条剧烈燃烧的现象可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D. 图中火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