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2754

10 葡萄沟 共2课时教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301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葡萄,课时,教案
    第10课 葡萄沟(第1课时) 1.认识“葡、萄”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枝”等字,会写“地方、水果”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概括葡萄沟的核心特点。 1.认识“葡、萄”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枝”等字,会写“地方、水果”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概括葡萄沟的核心特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初步概括葡萄沟的核心特点。 教材、PPT课件。 新课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醒目的中国地图,并在“台湾”的位置做一个标记 师:同学们,我们的“跟着课本游中国”之旅上一站去到了哪里呢? (生齐声回答:台湾日月潭!) 师:没错!日月潭的湖光山色还历历在目。今天,我们的“旅行团”要继续出发!我们将从祖国的东南宝岛台湾,穿越千山万水,飞到西北一个同样美丽又神奇的地方———新疆吐鲁番! (教师在地图上标出新疆吐鲁番的位置,与日月潭形成呼应) 师:看,就是这里。这里有一道闻名天下的“沟”,里面挂满了香甜的果子!大家能猜到是哪一课吗? (生齐声回答:葡萄沟!) 教师板书课题:10 葡萄沟让我们一起读出今天的目的地——— (生齐读课题) 师:俗话说,“入乡随俗”。到了葡萄沟,我们得体验一下当地最有特色的生活。所以,今天我们要化身“葡萄沟小助手”,完成两个特别有意思的挑战任务: 任务一:字词采摘员———就像亲手摘下串串葡萄,我们要采摘本课的生字新词。 任务二:葡萄展品官———就像把葡萄制成葡萄干,我们要深入课文,把葡萄沟最美、最独特的地方展示给大家。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坐上“课本号”列车,向葡萄沟,出发! 【设计意图】本导入承接上一课以“跟着课本游中国”为情境,通过“字词采摘员”“葡萄展品官”等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借助《葡萄沟》课文,在字词学习与文本探究中,了解葡萄沟,提升语文素养,完成从知识学习到表达的转化。 新知探究 任务一 字词采摘员 (一)朗读课文,初探葡萄沟 1.自由朗读,采摘“生字葡萄” 过渡语:各位小游客,欢迎来到葡萄沟!我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先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初探任务”: ①读通顺:遇到不熟的“生字葡萄”(生字),多读几遍,把它摘下来。 ②标路线: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理清我们的游览路线。 ③圈地标:圈出不认识的词语,它们是帮助我们理解美景的“关键地标”。 2.聆听“导游”范读,校准发音 教师范读,学生重点聆听“种、好、干、分”等多音字,感受全文情感基调。 3.同桌互查,巩固字音 师:请和你的“旅行伙伴”互相读一读,检查一下你们的“采摘成果”。读对了,互相点赞;读错了,帮对方纠正过来。 (二)合作学习,分拣“生字葡萄” 1.现在我们以“采摘小组”为单位,合作认读这些生字新词。小组内可以: 轮流读,互当老师。 讨论哪些字音需要特别注意(如翘舌音“枝、收、市”)。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进行针对性指导。 2.自主探究,巧记生字 核心活动:开展 “我的识字金点子” 分享会。请各“采摘小组”选择2—3个生字,讨论并分享你们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记住它们的。 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相机归类、提炼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1)用介绍地点的方法识记“葡、萄、沟”3个字。 葡萄沟:地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2)用词语积累的方法识记“坡、密、颜、族、够、市”6个字。 当学生提到“坡、密”时,教师可引导:“‘山坡’‘茂密’,这不正是葡萄沟美丽环境的写照吗?我们待会儿就去课文中找找看。” 当学生分享“够、味”时,教师可追问:“‘吃个够’‘味道’,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感觉到葡萄沟的物产和美食了?” (3)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