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台县2025年秋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句话强调的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A.海洋条件 B.政治条件 C.地理条件 D.经济条件 2.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种姓制度———古代中国 B.《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 C.金字———古代埃及 D.《查士丁尼法典》———古巴比伦 3.佛教产生于古印度,起初因宣扬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宣扬"众生平等”,迎合了广大贫苦百姓;后又因倡导“忍耐顺从”,得到统治者的追捧。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佛教的教义 B.印度当时社会矛盾尖锐 C.“众生平等”被统治者认可 D.佛教传播的原因 4.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来针砭时弊,右边这一幅漫画反映了 A.《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B.古代罗马奴隶制度的实质 C.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实质 5.从“元老院掌握实权”、“布匿战争”、“称蒯地中海”“奴隶大证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雅典奴隶民主政治 6.历史兴趣小组展开“探寻西方文明之源”的活动,应首选 7.如图取自德国海德堡所存14世纪初《萨克森法鉴》彩饰手稿,画面表现的是臣服礼情景,坐着出席封土法庭的封君,将封臣的双手握于自己的双手中间,封臣被象征性的画上了另外三只手,一只指向自己,其他两只指向他以臣服礼换取的封土———封土由玉米梗表示。图片描述的情景发生在 A.中世纪西欧 B.古代希腊C.阿拉伯帝国 D.古代埃及 8.在示意图能够帮助我们厘清历史知识的脉络。下面是某一生产组织形式的示意图,这一生产组织形式 A.出现于强盛的罗马共和国时期B.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 D.推动农业生产逐渐商品化 9.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如图为牛津大学校微,校做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中世纪大学享有自治权利 C.神学是中世纪大学的基础课程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的文化教育 10.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进步。以下人物的共同贡献是 A.为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作出了贡献 B.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师盛 C.造就了拜占庭帝国的辉煌 D.维护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11.日本在历史上先后两次"拜师学艺",其中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条列改革的是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工业革命 12.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13.13世纪以来,欧洲最初的工场手工业主很多足包买主,他们把原料交给手工业作坊加工制造,成自己成立作坊,让手工业者到作坊里为他们做工。这说明当时在社会生产中 A.封君封臣关系确立 B.自然经济得到发展 C.雇佣关系已经产生 D.失业现象极为严重 14.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新航路开辟始于帝制牙。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了 “世界”,它们共同推动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5.有人这样描述一位航海家:“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了美洲财富,他是一个恶魔。但他‘发现’了新大陆,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同时也是一个功臣。”这里的“他” A.曾到达了非洲眼南端的“好望角” B.向东航行后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 C.坚信地圆学说并三次横渡大西洋 D.完成了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