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3:标点符号的运用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方法技巧 核心技巧:先辨句子关系(并列/停顿/语气等),再选对应标点,最后查规范(不滥用/不遗漏),覆盖课本常考题型。 一、基础标点:掌握核心用法(课本高频) 1. 逗号(,):短暂停顿,分隔内容 用法: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比如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长宾语之间。 例句:“我们来到公园,欣赏美丽的菊花。”“他知道,这次考试需要更加认真。” 易错点:不要在短句之间滥用逗号(比如“我吃饭,我喝水,我睡觉。”无需每句都用,可适当合并)。 2. 句号(。):陈述句末尾,表完整结束 用法:用于陈述事实、表达观点的句子结尾,语气平缓。 例句:“六年级上册的课文都很有趣。”“他通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 易错点:避免漏用(比如直接写“我们一起去爬山”,末尾必须加句号)。 3. 问号(?):疑问句/反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 用法:提问、反问都要用,答案不确定或需回应时使用。 例句:“你今天完成作业了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反问句也用问号) 易错点:陈述句里有疑问词(如“谁、什么”)也不用问号,比如“我知道他去哪里了”(无疑问语气,用句号)。 4. 感叹号(!):感叹句/祈使句末尾,表强烈情绪 用法:表达喜悦、愤怒、惊讶、命令等强烈语气。 例句:“这里的风景真美啊!”“不许在教室里追逐打闹!” 易错点:不滥用(比如“今天天气很好!”无需用,陈述句用句号即可),避免一个句子多个感叹号。 5. 冒号(:):提示下文,引出内容 用法:引出说话内容、列举、解释说明等。 例句:“老师说:‘上课要认真听讲。’”“我有三个爱好:看书、画画、打球。” 易错点:说话人在中间时,前后不用冒号,比如“‘明天要下雨,’妈妈提醒我,‘记得带伞。’” 6. 引号(“”):引用+强调,分内外用法 用法:引用别人的话、特殊词语(如绰号、简称)、需要强调的内容。 例句:“他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大家都叫他‘小机灵’。” 易错点:引用的话结束后,标点要在引号内(如上面例句);如果是部分引用,标点在引号外(比如“做人要‘诚信’,这是基本准则”)。 7. 顿号(、):并列词语之间,表简短停顿 用法:多个并列的词、短语之间使用,比逗号停顿短。 例句:“苹果、香蕉、橙子都是我爱吃的水果。”“他穿着整洁的上衣、裤子和鞋子。” 易错点:并列的短语之间如果有“和、与”,不用顿号,比如“我喜欢看书和画画”(不用“看书、和画画”)。 二、常考易错点:避开高频陷阱 1. 引号与标点的搭配:直接引用时,句号、问号、感叹号在引号内;间接引用(转述)时,标点在引号外,比如“他说他明天不来了”(转述,无引号,用句号)。 2. 顿号与逗号的区别: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句子用逗号,比如“花儿红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并列句子,用逗号)。 3. 冒号的限制:不能滥用在句子中间,比如“我认为: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无需冒号,直接写“我认为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4. 省略号(……):表内容省略或语气停顿,不能和“等、等等”连用,比如“我去过北京、上海、广州……”(不用“北京、上海、广州等等……”)。 三、答题技巧:快速拿分 选择题:先判断句子类型(陈述/疑问/感叹)、内容关系(并列/引用/列举),排除明显错误选项(比如反问句用句号的直接排除)。 改错题:先找“标点漏用、滥用、用错类型”,比如“小明喜欢的颜色有红色,蓝色,黄色”(并列词语用顿号,把逗号改成顿号)。 仿写/造句题:先明确要用到的标点(如引号+冒号),再组织语言,确保标点和句子搭配正确。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天要下雨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