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3755

专题07: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题型专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64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六年级,答案,专练,题型,复习
  • cover
专题07: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方法技巧 核心技巧:先抓“高频名句+课文重点”精准背诵,再结合语境、情感理解,默写时防易错字,兼顾“背得准、写得对、懂其意”。 一、默写高分技巧:背准+写对,不丢基础分 1. 精准背诵:抓重点,不盲目 - 锁定高频范围:优先背课本要求“背诵并默写”的段落(如古诗、文言文核心句、课文经典句),老师圈画的“名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富含哲理的句子)。 - 背诵方法:① 理解式背(先懂意思再背,避免死记硬背);② 分层背(古诗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文言文按“句群”);③ 反复默写背(边背边写,强化记忆)。 2. 默写防错:盯紧“易错点” - 重点关注三类字:① 形近字(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梨”vs“犁”);② 同音字(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圆”vs“园”);③ 难写字(如“羌笛何须怨杨柳”的“羌”,“缥缈孤鸿影”的“缥缈”)。 - 技巧:把易错字单独抄在小本子上,反复听写;默写后对照课本逐字核对,不凭“大概印象”写。 3. 语境默写:先抓关键词 - 答题步骤:① 读题干,找提示(如“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② 锁定对应课文/诗句;③ 精准写出句子,注意标点和语序。 - 例句:题干“《宿建德江》中借景抒情,表达孤独之感的句子”→ 提示词“宿建德江”“借景抒情”“孤独”→ 答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二、理解得分技巧:懂句意+知情感,应对拓展题 1. 理解句子的3个角度 - 抓关键词:解释重点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是“因为”,不是“坐下”); - 串句意:用通俗的话翻译(直译+意译结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的大地); - 悟情感/主旨:结合课文背景(如作者境遇)和上下文,判断句子表达的情感(思乡、爱国、赞美、哲理等)。 2. 常考理解题型应对 - 题型1:解释句子意思→ 先译关键词,再连句通顺表达(不用逐字直译,兼顾意思准确和语言流畅)。 - 题型2:分析句子情感/作用→ 先答情感(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再结合句子内容说明(如“‘霜叶红于二月花’,通过对比霜叶和春花,突出枫叶的艳丽,体现热爱”)。 - 题型3:拓展运用→ 结合生活场景,引用名句(如“同学遇到困难想放弃,可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鼓励他”)。 三、通用原则:避免丢分 1. 背诵不偷懒:课本要求的“必背”内容必须熟练,不能漏句、错句; 2. 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晰,不写连笔字,避免因字迹潦草被判错; 3. 理解不表面:不只记“句子意思”,还要知道“作者为什么写”“在什么语境下用”。 真题演练 1.“诗词大会”环节需用经典诗句描绘祖国山河和家国情怀,请完成填空。 (1)【山河辽阔,故土难离】我们的祖国,秋江暮色如画,“ 江清月近人”;乡村夏夜静美,“ ,清风半夜鸣蝉”;西湖云翻雨泻,“黑云翻墨未遮山, ”;草原一碧千里。这种境界,既 ,又 ,既 ,又 。 (2)【家国天下,豪杰气魄】爱国,是曹植“ ,视死忽如归”的豪迈情怀:爱国,是陆游“ ”的赤诚之心;爱国,是毛泽东笔下“红军不怕远征难, ”的无畏气概。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古诗词中藏着四季之美: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用 “ ,日暮客愁新” 写秋夜的愁绪;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以 “ ,白雨跳珠乱入船” 绘夏日暴雨;辛弃疾在《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用 “ ,两三点雨山前” 描夏夜的清新。 (2)革命精神永放光芒:《七律 长征》中 “ ” 展现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喜悦;《狼牙山五壮士》中,战士们 “ , ” 的口号,成为永恒的英雄赞歌。 (3)读书求知有方法:“ ,不能则学” 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