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3819

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题型专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11990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四年级,答案,专练,题型,复习
  • cover
专题06: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方法技巧 四年级名篇名句掌握核心是“理解记忆+精准默写+场景运用”,先懂含义再记,结合易错点排查和日常积累,就能轻松应对默写与理解题型。 一、默写技巧:精准无错(避免写错字、漏字) 1. 先理解再记忆,拒绝死记硬背 核心:搞懂句子意思,记忆更牢固。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先明白“因为在庐山里面,所以看不清全貌”,再记就不容易混。 方法:把句子翻译成大白话,结合课文上下文或插图(比如记写景诗句时,联想画面)。 2. 抓关键字词,突破易错点 重点关注:形近字(如“望”vs“忘”)、同音字(如“园”vs“圆”)、易错笔画(如“暖”右半部分是“爰”,不是“爱”)。 技巧:把易错字单独标注,反复写(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强调是“绿色”的“绿”,表动作);用“组词法”巩固(如“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组词“怀疑”,避免写成“凝”)。 3. 分类背诵,梳理逻辑 按主题分:写景(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抒情(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劝学(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按作者分: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的经典名句,集中记忆(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飞流直下三千尺”)。 4. 多样默写,强化巩固 方法:先“填空默写”(遮住关键字词),再“完整默写”(整篇诗句),最后“逆向默写”(根据意思写句子)。 频率:每天花5分钟,默写2-3句,周末集中复盘错题。 二、理解技巧:读懂含义+会用场景 1. 三步读懂名句 第一步:解字词(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穷”是“穷尽”,“更”是“再”)。 第二步:串句意(把字词意思连起来,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第三步:悟主旨(知道句子表达的情感或道理,比如上面这句是“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登一层楼,告诉我们要不断进步”)。 2. 应对“句子理解”题型 答题模板:这句话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告诉我们……的道理)。 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春天阳光的恩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以及难以报答的愧疚。 3. 场景运用:知道“什么时候用” 积累常见场景对应的名句: 赞美春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送别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鼓励努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日常积累方法 1. 课本优先,吃透重点:以语文课本课后要求背诵的诗句、文言文片段为主 2. 制作“名句卡片”:正面写名句,背面写意思、易错字、适用场景,方便随时翻看。 3. 结合生活运用:比如看到春天的景色,让孩子说出对应的诗句;写作文时,鼓励用1句名句(如写“母爱”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真题演练 1.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填空。 (1)国庆假期,小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江西旅游,一路上拍了许多美景照片。他把照片分享到了班级群里,大家纷纷讨论了起来。 ① ② 小语:图①让我想到了白居易《暮江吟》中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 ”。 小西:看到图②中连绵起伏的山,高低不同,我想到了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远近高低各不同”。 小亮:说到山,我还想到了王维在《鹿柴》中所描绘的画面:“返景入深林, ”。 小安:山有高低之分,事物也各有所长。正像卢钺在《雪梅》中所写的“梅须逊雪三分白, ”。 小刚:秋景很美,只是这几天下了几场雨,天气越来越凉了,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 (2)班级里有一些同学遇到难题时,从不请教他人,老师就用王充的名言“智能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