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4864

20青山不老 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599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青山不老,课件,1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20 青山不老 晋西北的沙漠化日趋严重,环境的恶化使人很难看到绿色,然而在此情况下,一位老人却以自己的执着,创造出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青山不老”表面上是说青山长青,实际上是暗示老人的精神永远流传。以“青山不老”为题,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重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懂得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重难点) 3.理解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重难点) 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想一想: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答:老人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是狂风、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 第2、3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山沟的大环境和院子里的小环境。由此我们得知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 A.山沟恶劣的自然条件。 B.生活条件艰苦。 C.自己的奋斗伙伴和老伴相继离世。 D.放弃了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 ABCD 找出具体描写山沟大环境和院子小环境的语句,体会老人植树造林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这句话的意思是,风大的时候,能把牛、马等大型牲畜吹得向后倒退,有时能把它们卷上二三丈的高空再抛下来。引用这句话表明了过去当地环境的恶劣。 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面对享福与吃苦这两条道路,老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老人知道,这条山沟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所以,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条山沟,奉献给这座青山。 (1)“另一种东西”指的是( ) A.老人创造的这块绿洲。 B.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AB 第6自然段中说:“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2)对老人“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正确理解是( ) A.老人长生不老。 B.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不老。 B 答:“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绿色奇迹,实际上更象征着老人的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赞颂了老人的高贵品质;“不老”则是说即使老人有一天会离开人世,但他留下的这片青山和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不老”。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答:“青山不老”表面上是说青山长青,实际上是暗示老人的精神永远流传。“青山不老”是本文的“文眼”,既深化了主题,又使主题形象鲜活起来,让原本相对抽象的人物精神变得具体可感。“青山不老”还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谢、敬佩和祝福。因此课文以“青山不老”为题。 图解结构 本文用深沉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人不顾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的事业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概括主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