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框 守护正义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 八上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个人守护正义的策略,掌握司法如何守护正义。 道德修养:面对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学会见义智为。 法治观念:全面地了解正义的内涵,掌握正义和法治的关系。 健全人格: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责任意识:增强公平意识,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的能力,培养正义感。 重点:理解正义的内涵与价值;掌握个人和司法守护正义的途径与方法。 难点:在复杂情境中如何权衡“勇为”与“智为”,将守护正义的意愿转化为安全、有效的实际行动。 要求: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70-74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可用铅笔在对应的地方进行圈点勾划。 时间 :3分钟 问题导学 2、正义的价值? 1、正义的含义? 3、如何守护正义? 活动一:生活观察 情景一:学生刘颖在英语考试中拿小抄作弊。 情景二:桂某因身患重疾导致生活困难,邻居们纷纷为她捐款。 情景三:刘某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并因此受到了处罚。 情景四: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三名初中生霸凌同学,随后将同学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 情景五: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思考: 1、上述情境中,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为什么? 2、结合情景,说一说什么是正义? 非正义行为 非正义行为 非正义行为 非正义行为 正义行为 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反之是非正义行为。 正义行为 生活中的正义或非正义行为 范围 家庭 生活 学校 生活 社会 生活 常见的正义行为 常见的非正义行为 孝敬父母,勤俭节约,邻里和睦、 尊老爱幼、 勤奋好学,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扶弱助残,爱护环境,诚信正直,见义勇为 家庭暴力,赌博酗酒,男尊女卑,不孝敬老人 凌弱恃强,结伙打架,不尊敬老师,不团结同学,逃学逃课、考试作弊、 抄袭作业、 小偷小摸,违法犯罪、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坑蒙拐骗、贪污腐败、等等 思考:结合这些正义行为或非正义行为你能说说正义的含义吗? 【笔记】1.正义的内涵? P70①②③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 ③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探究一: 何为值得挺身而出的正义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缩小城乡、区域、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 通过提供经济支持,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为寒门学子提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为失业人员提供经济支持,确保其在失业期间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如支付房租、食品和医疗费用等,避免陷入生活困境,维护社会稳定。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思考: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何意义? ①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要求:a.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 1995年,5岁的杨妞花被余华英骗拐至河北邯郸,历经苦难。26年后,杨妞花寻亲成功,虽父母已离世,但她凭借记忆指证余华英,于2022年报案将其抓获。经查,余华英1993年起流窜多省拐卖17名儿童,曾假身份服刑,杨妞花不满最初量刑建议,推动案件移交中院审理,多次当庭控诉、直面余华英。2023年一审、2024年重审一审均判余华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