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5934

8.3《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民主共和渐入人心》希沃教学课件(智能体+游戏)+PPT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11-25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629581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课件,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民主共和渐入人心,希沃,智能,游戏,+PPT
    (课件网) 让教学更有效 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让教学更有效 Contents 目录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小结 06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民主共和的进步性,增强对现代民主制度的认知与认同。 法治观念: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法治意义,初步树立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发展历史进步认知、民主意识的健全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树立珍惜民主成果、传承进步理念的责任意识。 民国建立、《临时约法》颁布及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变化。视频中哪些变化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理念?这些变化对当时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02 新知导入 《临时约法》确立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民国建立终结帝制,剪发辫、易服饰摒弃封建等级标识,这些变化均体现民主共和理念。对当时人们而言,这意味着摆脱了君主专制下的臣民身份,获得了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与自由,思想逐渐挣脱封建束缚,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扎根心底。 第三模板: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03 新知讲解 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你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吗?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资料 1 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迅猛发展,客观形势迫切要求革命党人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 12月 29日,已经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聚南京,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 17个省的 45名代表,还有华侨革命党人列席会议。孙中山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资料 2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许多法令。约法第一次强 调:“ 中 华 民 国, 由中华人民组织。”“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 全 体。” 明 确 规 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三模板: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03 新知讲解 1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资料3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 革命党人大力借助移风易俗来推 动革命,新风潮席卷一时。剪发 辫、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 改称谓、废跪拜、倡女权、易服 饰、禁止贩卖人口、倡导自由婚 姻等,逐渐成为社会潮流,影响 着人们的生活。 你知道什么是从“头”到“脚”的革命吗?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 它带来了众多新风尚,如剪发辫、禁缠足、改称谓、废跪拜、倡女权、易服饰、倡导自由婚姻等,这些新风潮席卷一时,影响深远。 民主共和的影响 04 课堂练习 选择题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 ) A. 1911 年 B. 1912 年 C. 1913 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强调( ) A. 君主专制 B. 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C. 等级制度 民国初年的新风潮不包括( ) A. 剪发辫 B. 缠足 C. 易服饰 B B B 04 课堂练习 民国的建立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体现民主理念。(×) 民国初年的社会新风潮体现了民主共和的进步理念。(√) 06 课堂小结 同学们,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从制度走向观念,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