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高1历史(统编版)(下) 课时作业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检测满分60分) 一、选择题 1.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以下选项不属于列宁新观点的是 ( ) A.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B.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C.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 D.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起推动历史发展作用 2.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社会主义“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主要原因在于 ( ) A.资本主义国家弊端充分显示出来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资本主义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极不平衡 D.列宁主义的思想指导性 3.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强调十月革命 ( )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通过和平的方式夺权 D.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4.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弗拉扎尔夫人曾经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下列事件能体现“水沸腾起来”的是 ( ) 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巴黎公社 5.参加十月革命的部分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进而也将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 A.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 C.诱发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D.促成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6.《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愿意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些论点似乎合情合理。同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这段论述中的俄国应处于 ( ) A.一战爆发后,二月革命前 B.二月革命后,十月革命前 C.十月革命后,苏联成立前 D.苏联成立后,列宁去世前 7.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当天,中国驻俄国公使刘镜人在致中国外交部的电报中说:“近俄内争益烈,广义派势力益张,要求操政权,主和议,并以暴动相挟制。政府力弱,镇压为难,恐变在旦夕。”这说明 ( ) A.一战催生了十月革命 B.临时政府是民主政府 C.十月革命只为了掌权 D.中国政府反对俄革命 8.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通过的党纲确认,“要坚持不懈地把已经开始并基本完成的对资产阶级的剥夺进行到底。要把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变为苏维埃共和国的财产,即变为全体劳动者的公共财产”。这表明苏俄 ( ) A.在俄国内战中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B.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有益探索 C.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社会主义革命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9.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恶化和生活必需品的日益缺乏,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诸多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与此同时,占苏俄总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也因新的经济困难逐渐失去了对扩大生产的兴趣。为此苏维埃政府 ( ) 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C.掀起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D.开展了“一五”计划 10.下图是1913—1937年俄国工业发展情况,其中1932—1937年实现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苏联模式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11.1927年,苏联实行了“工业化公债”,1927—1938年,苏联居民认购的公债额增加了18倍;同时,号召各行各业都要厉行节约,精简机构,行政管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