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7193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3332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练习题,答案
  • cover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练习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秦末农民“伐无道;诛暴秦”,秦“无道”的具体表现有( ) ①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役使大量的农民去修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墓等等 ③残酷的刑罚:有车裂法、诛连法等等 ④秦二世变本加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下列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的是( ) ①统一文字②焚书坑儒③修建长城④严刑苛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表所示为反秦起义者的构成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秦末大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 主要力量 身份 大泽乡发难者 出身于贫苦农民的九百戍卒 响应者 魏国、楚国等诸侯的旧贵族及其后裔 英布,本是骊山刑徒,率“群盗”响应 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 A.旧贵族的利益受到极大削弱 B.少数民族人民不堪秦皇统治 C.源于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D.乡野流冠无家可归难以生存 4.“坑灰未冷山东乱”体现秦始皇哪一暴政( ) A.赋税沉重 B.穷奢极欲 C.法律严苛 D.焚书坑儒 5.如图体现了秦末农民( ) 《陈胜、吴广起义》 A.敢于反抗的精神 B.坚持正义的品质 C.不断进取的意志 D.坚韧不拔的勇气 6.《汉书》记载,秦朝因为无休止无归期的劳役征发,使得“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死者相望”。这种现象反映了秦朝( ) A.战乱不断 B.统治暴虐 C.法律严苛 D.交通发达 7.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8.公元前209年夏,九百卒大泽乡起义,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关于这次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B.领导人是刘邦、项羽 C.它建立了大顺政权 D.爆发的原因是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 9.秦统一以后的十几年中,秦始皇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据估计,当时全国的人口约为二千万,当兵服徭役的人超过二百万,占壮年男子的三分之一以上。这能够用来说明( ) A.官吏腐败危及王朝统治秩序 B.秦朝的兵力领先于其他国家 C.秦的速亡与其暴政密不可分 D.土地兼并促使人地矛盾激化 10.西汉贾谊《过秦论》中有关于秦朝对百姓实行沉重徭役的描述,人们一般认为秦朝因暴政而灭亡;而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秦简《秦律·工人程》中却有规定,隶臣、下吏、参与城旦的人和制造器具的工匠,冬季减轻工作量,三天只需完成夏天两日的工作量。由此可知( ) A.秦按天气减轻人民的徭役 B.《过秦论》一文夸大秦暴政历史 C.秦暴政不符合真实的史实 D.秦朝徭役是否过重需进一步考证 11.农民起义将领在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后,高举反抗暴秦的大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这次农民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刘邦项羽起义 D.王莽篡权 12.从修建骊山陵、长城、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其中之一的表现是( )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 13.秦晋崤山之战,使秦军遭重创。桂陵之战,齐军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官渡之战;袁绍因军败而亡。崤山、桂陵、官渡皆地处中原地区,这说明中原地区( ) A.地域十分广阔 B.劳动力素质高 C.民族矛盾尖锐 D.战略位置重要 14.唐朝诗人杜牧写有《阿房宫赋》一文,在“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美景不复存在后,诗人发出了“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感慨。根据材料,下列符合“族秦者,秦也”的是( ) A.修骊山陵 B.统一文字 C.行郡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