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8214

【乐学同步作业单】22、文言文二则——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279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答案,上册,语文,六年级,学年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22、文言文二则 ※基础巩固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外公收藏了许多书画,真可谓“所宝以百数[shǔ shù]”。一天,阳光灿烂,他把部分藏品拿出来pù shài( ),其中有一幅用jǐn( )缎、玉轴[zhóu zhòu]装裱的画作。这幅高山流水图描画了wēi é( )的高山,汤[shāng tāng]汤的流水。看着这幅画,我仿佛站在最高的山顶俯视群山,听到了伯牙轻拨qín xián( )弹奏出的美妙乐曲,不禁赞叹道:“壮zǎi( )!”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根据拼音写词语。 3、画线的语句会让人联想到诗句: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二、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下面哪一项古诗文中加点字意思相同 ( ) A.好书画 不要人夸好颜色 B.终身不复鼓琴 冀复得免 C.今乃掉尾而斗 家祭无忘告乃翁 D.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有志者事竟成 2、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C.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D.处士/笑而然之。 4、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能够指出大画家画上的错误,说明( )。 A.牧童有长时间细致的观察,比大画家更了解牛的情况。 B.牧童比画家聪明。 C.牧童的知识比大画家丰富。 D.大画家的画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5、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相似的是哪一项 (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柴人。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艺术之美。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朗读句子,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我仿佛看到 ,还看到了 ,从而体会到了艺术之美。 2、伯牙的琴声除了表现太山、流水,还能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请你接着进行想象。 涵涵:方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腾腾:方鼓琴而志在 ,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3、从锺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中,我们可以看出伯牙鼓琴技艺 ,锺子期欣赏水平 ,后人经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用“高山流水”比喻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鼓琴》的主要人物是 和 。相传他们是 时期的人。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比喻 ”,用“ 。 2、《书戴嵩画牛》一文的作者是 代 。文中的戴嵩是代著名的 。文中的《牛》指《 》。 ※阅读提升 五、阅读《书戴嵩画牛》,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 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所宝以百数(宝贝) B.一日曝书画(展示) C.尾搐入两股间(抽缩) D.今乃掉尾而斗(就是) 2、结合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笑的表现 笑的原因 人物的特点 牧童 拊掌大笑 杜处士 认为牧童的说法正确 3、想象牧童“拊掌大笑”时的动作、神态等,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4、事实上,两牛相斗时,尾巴既有“尾搐入两股间”,也有“掉尾而斗”。你认为牧 童的意见是错的吗 谈谈你的看法。 六、小古文阅读(一)。 书黄筌①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③乎 君子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